第482章7星龙渊有剑主千古一帝会韩非

作者:贫道爱烫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很好奇,在这样破败的庭院中,是如何写出谋划天下的文章的。”

嬴政看着天空中飘落的竹叶,轻声问道。

“有些人没看过汪洋大海,以为江河最为壮美,而有些人却能通过一片竹叶,看到时光如水,四时更替。”

“所以,你是后者?”

“行万里路,才能见天地之广阔,我曾经为了寻求一个答案,浪迹天涯。”

“什么问题的答案?”

“天地间,真的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吗?我曾经向两位老师问过这个问题。”

“他们怎么回答的?”

“一个说有,一个说不知道。”

嬴政道:“如果我猜的没错,说‘有’的是荀夫子,说‘不知道’的是玄明先生。”

“你说的没错,但接下来你怕是要失望了,因为在我继续询问之后,得到的都是歪理。”

“歪理?”

韩非笑道:“等你见到狄先生,就知道什么叫做歪理了。

我甚至觉得,如果有一天他说乌鸦是白的,也能讲出一番让人信服的道理来。”

嬴政笑了笑,转移了话题:“我看过你的《五蠹》,你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你却拜荀夫子为师,且和卫庄等人交好,这如何解释?”

韩非道:“我觉得我说的很清楚了。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

嬴政道:“还不够清楚。”

“一个士兵,在打仗的时候屡战屡逃,被抓住之后,他说家里有老父,他死了无人照顾父亲,不知秦王会如何处置这名逃兵?”

嬴政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儒生会如何处置?”

“儒分为‘腐儒’和‘王儒’,如果是腐儒,会觉得此人很孝顺,甚至会推举他做官,但此事若是传出去,必然会让士气大减,逃兵增多。”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如果是王儒呢?”

“按照军法,逃兵当重处,此人该当重罚,但念其孝心,且家中有老父,可酌情从轻,或给予高额抚恤。”

如果认为韩非只会讲法律,那就大错特错了。

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

韩非认为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变了,治国的措施也应随之改革。

嬴政本是因朝局动荡,偶然看到韩非的《五蠹》,想来看看韩非是何等样人,没想到两人越聊越投机,话越说越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