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外,还有《道经》一部。
也就是说,单独的《德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个残缺品。
况且他还只有第一卷。
不过。
《德经》虽然残缺,却很适合现在的西桐。
因为作为诸天万界直指道与理源头的法门。
《德经》和《道经》都有一个很bug的功能。
那就是可以根据修行者所处时空状态的不同而切换成最适合修行者的样子。
直接说相当于一个随身老爷爷都完全没问题。
甚至比随身老爷爷还要牛掰。
随身老爷爷不一定能够回答你此刻任何的修行问题。
但《德经》能够直接从你修行的源头把问题给解决掉。
所以德经是现在最适合西桐修炼的功法。
以西桐此刻的身体状态来说。
只能用德经这种可根据身体状态而变化的法门潜移默化解决问题才行。
不然以原身的厉害也不至于身死道消了。
想罢。
摩挲着《德经》金色书面的西桐心中默念道。
“使用功法《德经》第一卷!”
念动间。
西桐眼前所见皆化为虚无,耳畔所闻亦消散一空。
这并非因为他失去了五感。
而是在使用了《德经》之后。
西桐的整个意识便瞬间与其第一卷中所有的境界融为一体。
犹如天人合一。
一个时辰后。
西桐缓缓睁眼。
他的眸子幽深而神秘。
仿佛推开众妙之门亲眼见到了玄之又玄的天地大道一样。
跟着他眼帘微颤。
神情又恢复到修行前那般。
内视了眼识海中那轮缓缓自旋的太极图后。
西桐拍了拍后脑勺。
好家伙。
他还是太低估这本德经了。
作为自适应流的至高法门。
《德经》自然也适应了这个世界的修行规则,演化出的都是修真世界主流的“观想修行法”。
当意识呈现出观想图的那瞬间。
西桐便自然的顿悟了《德经》之妙。
道,并非一个具体的事物。
而是一切存在与不存在,可能与不可能。
即为一切有无,一切能否。
德,也并非单指人的习惯品性。
而是泛指人的世界观与一切可理解之物。
简单点说。
德即为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