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CERN

作者:干卿底事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关山有点意外,这个会议是全国粒子物理界最重要的学术会议。大会秘书任务繁琐,责任重大。关山早听说杨光明教授是大会秘书,杨教授年富力强,人缘好,交际广,学生博后满天下,成果累累,获奖无数,在粒子物理界很有名气,按说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江院士既然说了,关山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当然没问题。那,我从哪里开始比较好?”

“你需要和中国粒子物理学会的钱进秘书长配合,他很有经验,我把他的电话给你。另外,光明那里有些材料,我和他说一声,让他转给你。”

关山有点好奇杨光明为什么中途撂挑子,但没好意思刨根问底,“好的,我马上和杨老师联系,回国以后就开始着手。”

江院士面色凝重地看着关山,“谢谢你小关。那,你知道这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吗?”

“是关于燕京粒子加速器退役的事吗?”

“没错。”江院士点点头,闭上眼睛微叹了口气。抬眼,见关山依旧关切地看着自己,老爷子不无担忧地说:八年后,燕京粒子加速器将彻底退役,国内粒子物理界将失去唯一的大型实验装置。方文昌院士正在和国内粒子物理界的大佬们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一个大型加速器动辄需要百亿元人民币量级的投资。老百姓的血汗钱,国家和学界无论如何慎重,都不为过。

但如果缺少实验装置,年轻人没有了工作机会和科研平台,为了生存,必然要改行。这三十几年,几代科学家前赴后继,克绍其裘,好不容易才培养起一个健康的人才梯队。如果年轻人大量流失,将会对中国粒子物理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如果没有一个全盘计划,会让国内整个粒子物理界承受致命打击。

我国目前不是欧洲核子中心的正式成员国,鉴于国际形势,欧盟也不可能允许我们正式成为成员国,所以我国科学家在cern的参与程度受限。把曹博士招回国,在国家理工大学成立一个加速器研发团队,争取建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给大家提供一个实验场所,也是给粒子物理界保留一点火种。

“做科研,健康的人才体系最重要。没了人,即便将来有了钱,想做事,但想找到合适的人没那么容易。我找曹永健也是满世界找了好几年呐!美国人砍掉了ssc,关了tevatron,ilc又一直建不成,搞得人都走光了,一举失去了粒子物理世界第一的地位。要不是美国人自废武功,欧洲人没那么容易能赶上来。”

关山理解这个道理,“是啊,当年运十下马以后,研发队伍也跟着解散了。我听说后来咱们研发c919的时候,也遇到人才不足的问题。如果当年运十不下马,我估计现在研发c919肯定会容易许多。现在咱们也许已经能坐上自己的大飞机了,不用花那么多外汇去买波音和空客。”

江院士叹息:“我老了,我不怕。你这样的年轻人,只要过了考核,有一个教书的位置,总有一口饭吃,饿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