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挣扎四

作者:干卿底事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赵宁整理了一下思路,“想去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那个位置基本上能解决目前我在家庭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我去番阳或是宁源的话,就得要和我妻子两地分居。双方的父母家庭也照顾不到。

第二个原因是,咱们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主要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我们那儿是老区,经济发展水平离沿海地区差很远。教育也一样,去年我去母校的物理实验室看了一下,基本上还都是几十年前的仪器和实验,没什么前沿的知识。江安师范学院是江安市最好的学校,江安教育系统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他们那儿出来的,回母校工作的话,我能给家乡的教育做点贡献。

第三个原因是,如果去暗物质实验室和重离子实验室的话,我在那里就是个螺丝钉。他们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而且听说在研究所里面,很多事情都是由上头决定的,个人的自由度比较低。如果去江安师范学院,我可以自己当pi,独立性比较强,可以做一些我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赵宁说完想去的原因,稍微顿了一下,然后继续,“犹豫的主要原因:一是他们没有硕士点,所以即便有硕导的头衔,也没有学生可以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一个人做。科研上会很困难,这一点,我倒是可以自己想办法克服,自己多花点时间也成。

第二个原因是,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好像他们想和您拉上关系。我不想因为我而给您带来什么麻烦,所以有点犹豫。主要就是这几点。”

看着赵宁严肃中带点忐忑的表情,江院士微笑着打趣道:“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到哪里都是我的学生。你做得好,我面子上有光,你做不好,就丢我这张老脸。到哪里都没什么大区别。”

“至于江安师范学院为什么想和我套近乎……他们物理系两次申请硕士点,都没有通过,估计是这个原因。“

赵宁好奇:“为什么没有过?”

江老爷子摸了摸脑袋,仰着头,回想了一下,“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什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也开不出足够多有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他们物理系也有几十年历史了,但基本都还是以传统的教学为主,科研做得少。最近几年好一点了,但是前沿的研究方向比较薄弱。

教育部要求申请硕士点的学校至少要有两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能开出有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否则大家都扩招,搞学位***,招了学生又不能好好教育,不是误人子弟吗!”

赵宁说:“系主任说去年刚引进了一个凝聚态做材料的年轻老师,姓黄,也是硕导副教授。”赵宁拿出手机,在江安师范学院的官网上找到黄老师的主页,把字体放大了,递给江院士看。

江院士看了看黄老师的简历,发表的文章和获得的奖项和资助,点点头说:“这个年轻人看上去还不错。不过上次没看见他们介绍这个年轻人。”

赵宁有点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