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材料方向。他父亲是江安一中的校长,家里祖祖辈辈都住在江安。
小黄老师看到留一线城市师兄们的苦逼状态,不想三十岁就秃头,更不想英年早逝,于是选择了回老家,当个二本院校的老师。落得个轻松自在,还不妨碍他看漫画、打游戏。小黄老师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家里人不想他一个人在外地拼命,所以他得以顺顺利利地回老家工作。
黄天磊的博士导师是个老杰青,人脉广、资源多。黄天磊手里有一个青年基金还没有结题,他的博导负责了科技部的一个重点项目,在里面给黄天磊留了一个子课题。小黄老师每周上两门课,继续跟着导师做项目、发文章,有时间的时候打打游戏、追追漫画和番剧,日子过得很潇洒。
唯一让小黄老师郁闷的是找不到太多可以聊天的人。江安师范学院的老师以教学岗居多,教学岗的老师们基本没有正经科研任务,上完课就可以走人,假期也不用来上班。他们的考核办法与黄天磊赵宁这种科研岗的教师不一样,大家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自然也不一样。赵宁来了以后,小黄老师终于有了可以谈天说地的人。
小黄老师这一年经历了不少事情,再加上他是江安土著,消息灵通,很快就把物理系的上上下下摸得门清。他又是个话痨直肠子,没过多久就和赵宁混熟了,无话不谈。赵宁这才知道,物理系里的关系户也不少,但会不会给赵宁找麻烦,现在还不得而知。
教师节系里聚餐,小黄老师喝了不少酒,赵宁好心送他回家。喝了酒以后,小黄老师更加话痨,颠三倒四地说酒话,还给赵宁爆料了一个惊悚的消息:“前几年,xx系的系主任为了拍市领导的马屁,要求一个老师把科研成果无偿拿去给江安小公主申报职称。那个老师一开始不愿意,后来老是有人给他穿小鞋,那个老师就屈服了。不过到最后他还是没忍住,离职了。所以啊,没靠山的人还是老实点,让你自愿奉献的时候就自觉点。我说啊,要么就争个鱼死网破,要么就忍着。给都给了,又离职,什么都没落下,够惨……”
“都说何公子和你是铁哥们?那倒是没人敢欺负你。”
赵宁不知道什么时候何磊成了自己的铁哥们,但他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在国家理工大学的那一段日子是那样的单纯和美好。问题有人解答,困难有人帮忙,连财务报销等杂事都有专人负责,老板和导师不会侵吞学生的学术成果,每天最大的苦恼不过是怎么做出成果来。而现在,一切都得靠自己,而且即便做出来成果来,也有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基金委的这个青年基金给了赵宁一些底气,毕竟副教授考评中的一项目标已经达到了,而且这个项目别人也抢不了。
第一个学期,江安师范学院没有安排赵宁教必修课。赵宁给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一门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的选修课,还开了一门粒子物理现状的研讨课,这些都是六月份签协议的时候,就说好了的。
那门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