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前后,天气一天天冷了,可路边的景致也愈发别致。草坪葱翠依旧,将一团团五彩的灌木映衬得斑斓绚丽,无论在阳光灿烂的正午、雾气朦胧的清晨、还是清冷潮湿的雨天,都有不同的趣味。可初冬最美的景色还数绚丽壮观的法国梧桐,道路两边,排列整齐的法国梧桐高大健壮,枝头的阔叶已经黄叶萧萧。一阵冷风拂过树冠,几片黄叶像蛱蝶一样,晃悠悠地飘下来,触地之前,还在空中流连一番,在离地寸许的高度盘旋片刻,最后像羽毛一般,轻轻地躺到泥土里。如果遇到大风天气,黄叶就像旷野中惊起的群鸟,又像大漠中的风沙,滂沱大雨般铺天盖地的从枝头坠落,旋即身不由己地陷入龙卷风的漩涡中,几经挣扎,最后颇不甘心地沉到地面,在路面上铺下一层金黄的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那是落叶临终的乐章。
十一月下旬,冬季正式来临了,地处江北的庐城又进入了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日子,阴冷潮湿,呵气成霜,刺骨的寒气从衣物的缝隙和边缘处钻进身体里,让人无处躲藏。坐得久了,手脚冷得发麻,人不由自主地缩成一团。学生们在外间,缩着脖子不住地跺脚,只有人高马大的祝子轩不怕冷,男生们都说他身上有个小火炉,都爱挨着他,连吃饭的时候都愿意在他身边“烤火”。每当这个时候,关山总会想起远在加州的朱樱,她在那边还好吧,又一想,南加的冬天,再冷能冷到哪里去呢?可是心思的走向总是不听从大脑的指挥。
好在不见学校的供暖季开始了,学生们又恢复了活力,每天晚上,办公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关山准备停当,做好了熬夜的准备,他明天没有特别的日程安排,可以在办公室里多呆一会儿。最近太忙,攒了一堆事情,今天有时间,希望能把积压的事务处理完毕。除了备课和指导学生等常规工作之外,他得把《粒子物理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的期末考试考题出了,临近期末考试,教务处已经催好几次了。
他还要得撰写一份青年千人中期考评的报告,这份报告不算难写,从一五年开始到一七年年底,关山的团队这三年了加入很多项目,他们参与了燕京粒子加速器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多项工作,也做出了不少亮眼的成绩,他只需把自己的工作如实总结,在纸面上反映出来就行了。
过了元旦,基金委重点项目的经费将会到位,这三百多万资金被分四年给,关山需要和马平详细计划,他们得心中有数,怎么样才能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确保项目的科学目标能按期达成。
项目最关键的第一步是要参照朱樱做的那个原型样机,尽快把所需要的十几个小探测器做出来。朱樱的原型机做得非常出色,不单单是样机的设计和工艺,与硬件系统配套的软件、软件编程、调试、采集数据、数据分析的全部环节都高质量的完成了,甚至通过了世界最高等级的束流实验的检验;只要负责硬件的博士后贾英林不出差错就行了,贾英林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关山很放心。唯一麻烦的是这个原型样机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