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寒春三

作者:干卿底事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真准备正式答辩那天去问问题?别到时候说外行话,被人家笑话,说咱们学物理的大老粗,没文化。你不知道,她们文科生骂起人来,都不带脏字儿!你压根都听不懂,千万不要去丢人现眼。今天不是正式场合,万一说错话也没什么关系。”

见关山还是没有回应,张博有点恼了,“走吧,我还有话有话要和你说。”

“好吧。”

两个走到楼下自行车棚,拿了自行车。关山正准备骑上去往英语楼走,张博在后面闷闷地说了一声:“那个事儿,你暂时别和你姐说,等过几天,她正式答辩完结束了,我自己和她说。”

关山微微叹了口气,“要不然,我找系里再问一问?其他人和你同等条件的,去年也都报了。学校也没有明确说,有什么特殊理由就一定要从你这里开始。”

张博叹了口气:“袁老师、金老师他们几个也有学生留校的。今天你也都看到了,如果不从我开始,其他老师也会比着我,江老师就根本没办法去管别人。再说了,学校在咱们学院试行这个条例,大概也是想先拿硬骨头开刀,咱们是全校最大的一个学院,也是院士最多的一个学院,如果物理学院不动,其他学院也会比着咱们。”

张博低着头,幽幽地说:“他手把手教了我五年,六十多岁了,还带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的帮我改论文,又帮我留校,我不能让他上上下下不好做人。那一年,我踢球伤了腿,程老师给我熬了一个多月的骨头汤,做人要凭良心。至于你,咱们两个的关系,瓜田李下的。为了这事儿,让人家说你公私不分,也不是什么好事。算了吧。”

关山知道张博说得有道理,刚刚说去找系里说情,不过是一时冲动。他担心张博长期不在家,姐姐一个人上班带孩子太辛苦。关山理解学校为什么要尝试引入这个新规定:本校学生留校的,一定要全职出国两年以上,才能申请副教授。关山非常了解欧美学界的现状。为了避免学术界的近亲繁殖,欧美的大学一般都避免让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界的自由竞争、百家争鸣和多元化。

“出去交流几年,和国际同行多沟通,没有坏处。江老师也说了,大学是海纳百川的地方,他这条河,也会有干枯的时候。让我们出去,找找源头,多吸收一点东西,不能只靠着他一个人,否则总会有干的一天。

再说了,我出去好好干几年,做出点像样的东西再回来,说不定还能走新的 tenure-track的模式,收入也会高不少。学校的职位也给我保留着,我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这已经是最理想的局面了。中国的大学不可能永远走现在这种旧式的用人模式。”

关山沉吟了一会,“university,uni-这个词根表示,大学是研究所有事物的地方。所以大学应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如果我们想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思想,当老师的就得要肚子里有货。大学也才可能像unive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