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一的女儿,他的妻子也身材娇小,见张博能毫不费力地将他爸抱起来,夫妻俩说不出的羡慕。他的家属还悄悄地跟陈老师说:“陈老师,不怕您说,我要是生个男孩就好了!看看你们家张博士,人高马大的、又孝顺。出了事才知道,有个能顶门立户的男丁,真好。我们这做了手术以后,就得请个男护工,我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他。”
陈老师只好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关键看孩子是不是懂事孝顺。你们家闺女也很懂事、很孝顺啊!学习成绩也好,将来考个好大学,一定不错。你要是在孩子面前说这个,孩子听到了,该多伤心呐?”
另一个病友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农村老大爷,姓刘,刘大爷插话说:“我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给三个儿子念书、盖房子、娶亲完备。我现在老了,做不动了,我住院,儿子们都不愿出钱,巴不得我早点死!现在就我那个老闺女还心疼我。哎,我要是让我闺女多上点学就好了。您儿子这么孝顺,一个大博士,特意请假从外国回来,伺候老人。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有时候,张博抽空在笔记本上处理一些工作,回复邮件。看着张博电脑屏幕上全英文的软件和文章,刘大爷好奇的打听:这外国人的字,跟蚂蚁似的,怎么就能看懂?张博笑着说看多了就懂了。管床的年轻大夫正在为评主治医师要求的论文发愁,看到顶级名校的年轻老师也在为写论文而煎熬,未免生出些同病相怜的感觉,查房换药的时候,也轻手轻脚的,态度极好。
没日没夜的辛苦,张博也迅速地瘦了一大圈,好在他爸爸恢复得还不错。病区的护士医生一致说八床张树清家属的术后护理做得最好,病人的饮食、睡眠和锻炼情况最理想,刀口恢复得最好。
大查房的时候,唐主任很满意,定下了出院日期。刘大爷也和唐主任说要出院,大家很奇怪,他还没有手术,没做治疗,怎么就要出院?
查房的医生一走,大家才问了一句,刘大爷的老伴就哭了出来。原来刘大爷的老伴回家筹手术费,向三个儿子苦苦哀求,可他们都不愿掏钱,一个说两个孩子要上学,学费还没着落;一个说买收割机欠的债还没有还清;一个说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子,欠了几十万的高利贷。
老太太哭着说:“国家拿七股,叫三个儿子一人拿一股,他们都说没有钱。”
下午,刘大爷的女儿带着大包小包来探望父亲。她四五十岁的样子,身材圆润,皮肤粗燥,半截头发染成干草一样的枯黄色。听到这个消息,她咬着牙说:“30%的自付,哥哥们不掏,我掏,不就这一个老子吗!
老太太拉着女儿的手说:“姑娘啊,你小时候我对不起你,没给你念书,初二就让你回家下田打工,你在家做姑娘二十年,我一口好的都没给你吃过,你大嫂坐月子,你才十三岁,喝她一碗鸡汤,我还骂你半天,你嫁人我也没贴补你。你结婚十几年,我们两个衣裳鞋袜都是你买,你给我们两个交保险。为了让你爸看专家,你半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