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的女博士,到哪里去认识男人?”外语系向来是女人的天下,同学同事里倒是有八九成是女的。如果读博士前找不到男朋友,想在同事同学中遇到合适的,的确比较困难。
田萌老师新婚不久,生活幸福,平日里比佛系,今天也感慨:“职称这种事情都不凭本事,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张子歌老师来自一线大城市,为了男朋友来到庐城,她平日里有些清高自诩,但对关河还算欣赏,今天她喝了几杯啤酒,也有些真情流露:“如果老师的晋升标准是按项目,而不是教学质量,那么,还有没有人会去认真地上课?如果老是这么逆向淘汰下去,那么到最后,我们这些傻兮兮认真教书的人,不就成了怪胎异类?”
鲁老师年纪最大,她有了副教授头衔,考虑问题也更全面,“你们在这里伤感也没有用。雅丽你是本地人,本地上的中学。让你妈发动发动亲戚朋友,找男朋友,还是要靠七大姑八大姨。再去你中学同学朋友圈看看,在我们这一帮女人面前哭诉,没任何用处。我们要是有合适的,早给你介绍了,还会等到今天?
至于职称,国家既然已经把权力下放,就不可能收回去,欧美发达国家,都没听说有国家给大学评教授的制度,人家都是自己学校评审。学校评出来的老师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学校排名就下降。学校排名下降,就影响学校的资金、学术地位和招生质量。
像编教材这种给学校长脸的事,可遇不可求,但是做项目应该没那么难。与其在这里感慨,我看你们还是各自找找门路,回自己的母校,找导师同学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做的。看现在的趋势,光教书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教学标兵,没有项目,不能给学校创收挣钱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编写教材,关河没有门路,自然也就做不了。撰写五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或者翻译十万字的学术专著,单单要完成其中的一项,就不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还需要正式出版。申请项目,关河倒是可以去争取,
可是一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才好,关河思前想后好半天,决定去找自己的博士导师李彤,李老师有教育部的青年长江头衔,应该有项目,就算她手里没项目,她也能给自己出点主意从哪里找项目。但毕业以后,平日里两个人交往,说的都是些女人家的琐碎事情,交换一些孕期经验,聊一聊育儿心得。从欧洲回国的时候,关河给李彤的女儿乐乐带了一套儿童餐具,用特殊材料做的,对温度敏感,正好适合几个月的宝宝。
平日里人际交往没问题。可是关河颇有些头巾气,找关系、托人帮忙,实在是说不出口。现在的情况,她不得不低头,可是开口求人,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关河和妈妈带着张文渊在楼下小花园晒太阳,正好看见李彤推着乐乐来了小花园。张文渊已经可以坐直身体,对还只能躺在推车里的乐乐颇有兴趣,他伸出小手,试图去够乐乐的小手。怕他没轻没重地伤着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