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颇为惶恐,自那之后,他心中对关山愈发憎恶。若不是为了维持一贯的好风度、好脾气、好合作的形象,他只怕是颜面也顾不得了。
其实对江院士来说,选关山代表自己投票的理由很简单,关山在燕京加速器做了很多服务工作,是国际合作组的物理协调人,对国际合作组的日常交流事宜更加熟悉。新发言人选出来以后,关山可以直接对接,推动后面的工作。
去省立医院住院之前,江继川已经知道自己患有结肠癌,虽说他相信科学和现代医疗技术,但在绝症面前,是个人都会有点惶恐,科学家也不例外。他那一番布置,多多少少带点交待后事的意思,他怕他万一挺不过去,后面不好办。好在事态没有那么严重。
校长、书记、物理学院的李书记和新安省教育厅的领导一起去肿瘤医院探视的时候,医生说江院士的结肠癌手术做得很成功,发现得早,没有转移。但考虑到病人快七十岁了,医生建议术后好好休息几个月,即便痊愈后回去上班,也要减少工作量,不能太过辛苦。
江院士跟校长书记说想卸下物理学院院长的职务。校长书记齐声说:“江老师您安心养病,您回去以后,学校肯定不会让你还像以前那么辛苦,但是物理学院还需要您坐镇才行。”
国家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力量超强,院士众多,粒子物理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学科。和一些需要倾全校之力,重点发展一两个二级学科或重点领域的学校不同,国家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的目标是在物理学的每一个领域都确保国内领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江继川是小学科出身,在粒子物理界声望很高,他为人公允,性格温和,物理学院的大佬们都还服他的管。假如找一个强势学科的强势院士当院长,对物理学院各个方向的平衡发展没什么好处。江继川是最好的院长人选,他当院长这几年,物理学院各学科和平相处,发展均衡,物理学院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得了a+,国内首屈一指,江继川功不可没。
出院以后,省里安排江院士去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新安省教工疗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杨光明便没有找到机会找江院士面谈。不过他也一直没有闲着,他去拜访了方文昌院士和其他几个有可能帮得上忙的学术界大佬。大家对他都还挺客气,有不少人都说他实力强,资历也够。有些人甚至直接或间接说他今年机会很大。和沈家华教授,他更是刻意保持密切交流,两个人很快就相谈甚欢。
杨光明认为,按理说,今年怎么也应该轮到他了。
五月份接到上会答辩的通知以后,系里的老师们也帮他出了不少主意。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杨光明百般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上会答辩那一天,会是那样一个局面。
几个评委他都认识,评审组长是宁源重离子实验室的邓华明院士,评委里面有国内粒子物理理论权威之一,理论所的王海峰教授;杨光明母校的沈家华教授;还有燕京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杰青马昭和金陵大学的杰青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