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寒冬三

作者:干卿底事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部吃土,自己的投资也随之打了水漂,心中颇有些失落,不知不觉地沉默下来。

骆院士没有提的是,邵剑铭当时还说了:“去西北,我在科学院这二十多年的积累还在,如果遇到困难,我回来找上头诉苦要钱,多少还有点香火情。去了基金委,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见杨光明面色似乎不太好,骆院士想起杨光明今天是来求助的,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骆院士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凝聚态方向青年老师的杰青申请书,看样子是特意打印出来,请骆院士把关的。

见杨光明的目光一直聚焦在那本申请书上,骆院士问:“小杨,你今年多大了?我记着你今年好像四十三?”

杨光明定了定神,说自己今年四十五。

四十五,也就是说,今年是他最后一次申请杰青的机会。骆院士沉默了片刻,斟酌着说:“光明,如果你的本子写好了,我可以帮你看看本子,给你点建议。可说句老实话,杰青是小同行之间的评议,江老师在物理二那边影响巨大,他能给你的帮助也更大,你有没有问过江老师的意见?”

杨光明低下头,一言不发。

看着杨光明满脸失落的样子,骆院士心中有些明白了。他比江继川大三岁,比江继川早两年上的院士,两个人一时瑜亮。后来,骆九霄又连着拿了两个高温超导界的国际大奖;正经说起来,比起江继川,骆九霄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更高。

骆九霄不是个恋权的人,但是中国社会讲究“学而优则仕”。物理学院是国家理工大学最大的一个学院,在学校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国内物理界地位超然。学校选江继川当物理学院当院长而不是他,如果要说骆九霄心中一点芥蒂都没有,那是假话。何况很多时候,如果他们同时在同一个场合出现,住宿条件、照相的位置、席位座次、出场排序等等,他都排在江继川的后面,这多多少少有点让骆九霄心里不太舒服。

但江继川当院长这十来年,做事公允,平衡各学科的发展,从来没有故意卡过粒子物理外的其他二级学科。各学科招人执行统一标准;学生留校的标准和数量也都是一样;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名额也平均分到各个学科;连本校推免学生的去向也是公平对待,没有特意把好学生都留给粒子物理;教授副教授的晋升、职工评奖、办公空间和实验室空间的分配也基本上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学院内部的职工对江继川的评价颇高,骆九霄挑不出什么毛病,渐渐的,也就放下了。

最近学校有传言,说江继川重用他学生张博的小舅子关山,搞小团体和裙带关系,骆九霄听了一耳朵,也就过去了。今天看杨光明的样子,他心里的疑点又浮了上来。“物理二这边,你们今年准备推谁去申请?”

“我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江老师昨天找我们这边的几个人去看了关山的杰青本子。”

“关山?我记得他今年是青千的第五年,他来的时候好像才是二十六,所以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