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已经头痛了好一会儿了。一看到消息,他就登陆到学校的信息系统,查了半天资料,和杨光明低声耳语了两句,在心里打了半天的腹稿。
魏书记点了他的名,他不得不说,只好斟酌着发言:“关山同志是我们物理学院2014年引进的青年千人,回国这六年,他的学术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和航天部五院合作的卫星项目“天机一号”,天机一号上搭载了我们自己研制的气体介质x射线偏振探测器。到今年年初,他们探测到了一个正在由双黑洞系统合并而来的特大质量黑洞,这个成果见证了星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对研究宇宙中星系的生命周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成果发表在今年3月自然杂志上,还是那一期的封面文章,自然的编辑对此评价很高,说这个项目为该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式。
除此之外,这个项目还有一个外国人没有提及的好处,这个项目用的大部分核心元件都是国产的,特别是其中的国产3d成像芯片。因为这个芯片在太空中接受了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功能非常突出。以后我们可以放心地用作其他用途。目前虽然没有量产,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对我们突破外国的技术封锁有独特意义。
天机一号现在还在天上,我们还在继续收集数据,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成果出来。
关山同志学术成果的第二部分是在欧洲核子中心的lhcb实验上取得的,他们在发现由两个重夸克组成的双粲重子上做出了重大贡献。cern的发言人对此做出高度评价。另外,他们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第三部分成果是在燕京粒子加速器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扩c质量精确测量,还有,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果,我一时之间回忆不起来,反正他们这几年,光prl就发了五六篇。
那个c质量测量的成果,改写了粒子手册上用了四十多年的数值,给全世界的理论家们提供了精确的数据,这对理论家们做预言、发现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成果是实打实的,我相信,基金委的杰青评审结果,也是基于他的这些学术成果。
方文昌院士是粒子物理所所长,管理燕京粒子加速器,我们暂时不能排除方院士在第三部分的影响,但是他应该没办法影响天机一号和欧洲核子中心lhcb实验的成果。可即便没有第三部分,作为一个回国才六年的年轻人,关山同志的学术成果也是极其优秀的。咱们一五年这一批青千考评,他在十八个人里面排名第一,这个结果是通过国际专家组认证的。”
李书记搞政工出身,不懂学术,但是他在物理学院当了五年多党组书记,学院的员工考核每次他都得参加,听得多了,他自然知道那些学术成果的重要性。关山的青千考核和长聘副教授答辩他也参加了,手机里还有关山的答辩ppt。他刚刚飞速看了一遍,记了些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