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指挥结构分离

作者:风沙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墙下的弹药库堆满。

夜晚,在靠近城墙的居民区的居民难以入眠的时候。

城墙上,依然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军用强光探照灯不断扫视着四周,城墙上巡逻的黑灯战术师战士们在各个哨戒炮的哨戒位严阵以待。

当然,他们的武器并非哨戒炮。

城墙上的所有型号哨戒炮都具备自动射击功能,而且有着红外线矫正瞄准准头远超普通士兵。

这些士兵的武器全都是清一色的反器材狙击炮。

在城防战中,也只有这种武器才能对危险生物造成一定程度客观的伤害。

至于重型机枪和自动步枪,已经彻底丧失了作用。

接近一百米的城头,将自动步枪的子弹沿着切面倾斜下去,恐怕已经接近两百米。

根本难以对危险生物造成伤害。

而这种由g73研究人员打造出来的反器材狙击炮,极限射程超过三千米远。

最佳射程也在两千米左右。

加上大倍数瞄准镜,和红外线引导射击,能够对千米外的来袭之敌造成伤害。

尽管射击频率不高,但却不关痛痒。

自动哨戒炮已经组成了金属弹幕,无序人类士兵那点可怜的火力增砖添瓦。

所有自动哨戒炮都有专属的通道自动连接弹药库,这让人类士兵手动补充弹药的流程都省去了。

只要弹药充足,这些自动哨戒炮能够在枪管过热必须停止射击降温前,一直保持着最大火力。

黑灯堡目前的军力构成,主要有六个战术师。

分别是最初的嫡系精锐,黑灯近卫师。

黑灯近卫师目前属于后备力量,并未投入城防当中。

驻守四面城墙的主要是第一战术师到第五战术师。

五个战术师,都是由旭日城、罪火镇收编的部队,以及从黑灯堡原住民中征召的士兵混编而成的。

而这五个战术师,大队长以上军官,无一例外都由原黑灯近卫师军官抽调担任。

连统辖一百人的小队长级别的军官,也有一多半由原黑灯近卫师军官抽调担任。

此时,负责南段城墙,z35防段巡防任务的,就是一名原黑灯近卫师的分队长,如今的第三战术师小队长,赵南。

目前的所有一线作战单位,在苏桓的一再倡导和推动下,基本上已经彻底指挥官和驭师分离。

也就是说,驭师不再担任具体的作战职务。

按照当前灰野荒原各大聚集地的惯例,为了彰显驭师的地位,并且发挥出驭师的最大能力,通常会让掌握强大个人武力的驭师同时兼任部队指挥官。

像曾经的三师兄正是苏桓效力过的北线不对的北段指挥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