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重点攻关水稻,争取在懒人稻的基础上,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水稻品种,具有高产、生长快、打理过程可以偷懒等特点,只是播种与收割时,稍微要付出一点辛苦。
在张南农场那边,基于懒人稻的“超懒1号”,在雨季到来前,就已经培育了四茬,具有了很多优良的特性。
而第五茬的培育,以及后面的野外驯化,张南打算全放在第二农场这边进行,争取在这个夏年,就实现‘超懒1号’育种成功。
4月21号,懒人稻基本成熟,开始收割。
工人们操控着八百辆的舟船型水稻收割机,轰隆隆的,开始了收割工作。
180万亩的稻田,每天工作十六小时的农忙抢收状态下,只用五天就全部收割完毕,并完成快速烘干,实现颗粒归仓……并且下一茬的播种工作也已经开始了,预计两天内完成。
总产量的话,达到了827万吨(干重),即平均亩产460公斤。
这个亩产表现相当之好了,毕竟这是懒人稻,跟付出的辛苦相比,这份回报令人相当喜悦。
但张南不太满意,这不是‘超懒1号’应当具有的表现,它的平均亩产,应该达到500公斤以上,才算是达到了他期望的标准,才有对外推广的价值,否则就是交易所,也不愿意出高价以良种的价格购买,只能以1金元/公斤的价格,算作优质大米收购。
故而这八十多万吨的稻米,张南出售了80万吨给交易所,只卖了8亿金元,虽说刨除成本后,还是净赚了5个亿,但显然没有达到张南想多赚钱的要求……也幸好农业领域,不需要征收农业税,不然利润会更低。
而农业良种的价格,一般至少要翻个3倍以上,多的要翻5倍、10倍,种子如同芯片,利润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只能继续努力!
又五十天后,6月6号,又一茬的180万亩懒人稻收割了。
6月11号收割完毕,总产量855万吨,平均亩产为475公斤,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卖掉80万吨给交易所,卖了8亿多金元,又是净赚5亿金元。
不行!
还是非常不满意,继续种下一茬,管理更加用心,耗费的精力与心思更多了一些。
故而又是五十天后,7月21号,第三茬的懒人稻收割了。
7月26号收割完毕,总产量893万吨,平均亩产为496公斤,这次只差区区4公斤,只差那么一小丁点。
张南简直气的要拿拳头砸墙。
特么的是有什么在跟我作对么,这都第三次尝试冲击五百公斤亩产记录了,为什么就是不行?
“这样吧,496公斤的亩产,已经相当不错,农业专家都培育不出这么好的懒人稻,我们交易所,这次就以良种的价格进行收购吧,3金元一公斤,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