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
组长丁志义听了,摸了下自己的鼻子,说道:“纳米线路我们倒是有信心,不过纳米推进器就不一定了。”
“放心,我这边已经有思路了。”陈神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示意里面已经有了主意。
说起来,在项目筹备阶段,最让他惊喜的就是国内的纳米电缆技术了。
国内早在二十年前居然就已经可以实现200纳米级别的纳米电线了,近些年来更是实现了10纳米直径的同轴电缆,放到国际上也是一流的水准,并且此前还使用过跟系统思路相似的低温化学合成法。
只不过这个同轴电缆是用在通信领域的,跟等离子推进器上面要用的不搭。
而纳米电线又不符合推进器的要求标准。
不过有这个工艺基础总是好的,在生产的时候能够规避掉很多基础问题。
陈神又看向等离子推进组长张立,“等离子推进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纳米推进器的设计和组装,你们要跟纳米小组保持深度交流,凡是他们在推进器原理上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由你们负责。”
张立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虽然是纳米推进器的生产和组装主要是由丁志义领导的纳米组负责,但是涉及到等离子推进器的功能问题,他们都是不会的,这个时候就要有专家顶上了。
虽然之前陈神提出来的纳米等离子推进器原理他们也还在分析研究之中……
至于最后一个。
陈神看向唐华聪,他是飞船本体技术组的组长,“你们小组负责的就是以往航天飞行器上面常见的技术,藏羚羊身上除了纳米技术相关和推进器以外,剩下的不管是气动外形还是材料设计还是生命维持系统都由你们来负责。”
“此外,等离子反应器系统的建设工作也交由你们跟进。”
这些技术可以说是传统技术了,不管是哪些飞行器上天都少不了通信、电源、温控、遥测、姿态控制等等一系列系统。
而这些技术里面又包含着不少需要国产化的部分,至少通信部分是肯定不能照搬的。
国内作为一个航天大国,设计一套传统的飞船系统还是没有问题的,等到以后他再把系统的技术跟设计出来的系统结合一下就好。
唐华聪也没有意见,点头应好。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大概任务了。
这三个小组的任务难度都是差不多的,都要负责一些新技术新突破,要么是纳米技术,要么是等离子推进技术,或者是新型等离子能源系统。
陈神又想了想,道:“我们先写一个目标吧。”
其他三人都看了过来,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和即视感。
这好像……
陈神说道:“这个项目虽然划定的时间是五年,但是我估计用不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