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从没机会在大明国外扬威。
这等战功在他眼里,不比开疆扩土差多少了。
“我也要立功。”
“我不能被那黄口小儿比下去!”
带着这种念头,李如松在义州城内已经呆的有些不耐烦了,就在他做好了打算,准备自己先回辽东去见宋应昌的时候,努尔哈赤匆匆走进城内驻地。
“大郎,提督有新命令了,他准备调我们上前线。”
“阿奴你说什么?”
李如松闻言,脸上很快露出了狂喜神色:“那个人要把我们调去前线?终于肯让我参战了?”
“刚刚来的调令,你看。”
努尔哈赤将手中的提督调令递过去,李如松越看脸上笑容越多:“好,好,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区区一个小白脸也能拿下平壤,我去了当然也能获得战功。”
“大郎,上面还有写,在我们大军调动之前,要先稳住城内的朝鲜人,不能让他们起哄南下。”
“这是自然,我大明天兵作战,要他们朝鲜人凑什么热闹?”
李如松对这一道军令完全不以为意,冷笑道:“随我去见那个朝鲜王,我看他敢不敢在我面前蹦跶。在我没拿到军功之前,决不可让这些朝鲜人跟着坏事。”
李如松说完,便大步走出房门。
他知道朝鲜王此刻应该也是收到了消息,说不定都准备商量着回平壤了。
但我李如松岂能让你们这群废物跟着搅局?
朝鲜人当然是乖乖呆在义州便好。
暂且不提李如松要如何将朝鲜上下折腾一遍,当整个义州已经被捷报的喜庆所笼罩,鸭绿江上却有人牵着一匹瘦马迎着风雪往大明辽东而行。
等他上岸后,也不去镇江堡,而是直接绕过九连城,赶急赶忙向西而去。
沿途一周,只在几间隐秘的驿站歇脚。最终赶在了腊月与新年交接之际,将自己随携带的那封特殊的‘捷报’送抵京师皇城。
当这封只有锦衣卫转手的捷报送到天子朱翊钧面前,这位未来会被称为‘神宗’的天子,拿着战报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之后,双手都没有松开。
十指紧扣,朱翊钧心底并不平静。
没人知道想要管大明的江山,究竟有多困难,他继承天子之位也有好几十年了,但想做些什么却是异常困难。
有心增商税,下面却是沆瀣一气。
派出内臣监管矿收,还经常被糊弄、反对。
朱翊钧其实很想说,朕若有钱,还需要用这种玷污自己天子名声的手段?
奈何他身为天子,连倾诉的地方都没有!
“此子懂我。”
“满朝文武,竟只此一人懂我!”
朱翊钧右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