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
几十年前宁王造反,南昌一带到现在还有一些兵火遗留下来的伤害没有痊愈。王阳明平叛已经足够快了,地方上还是饱受创痛,多少人失去产业田园和家人。
孟长乐绝对不希望在湖广也发生这样的事。
不光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宁王自己。
孟长乐进王府多年,也算是看着荣王殿下从少年到青年,从被控制的傀儡到掌控了王府。
荣王殿下可能是早年吃亏太大,是以性格有些过于要强,这样继续下去,会将王府权力和他本人的野心越推越高。
原本是以为自己能拦住殿下,现在看来殿下最少在常德是大势已成。
最少军民百姓对殿下的信任肯定在地方官府之上了……
孟长乐看着府衙广场上的朱载墐,这位殿下,下一步会如何施展?
……
东门到小南门一带,亲军们开始散开追杀那些胡乱逃窜的生苗。
百姓们也活过来了。
欢呼声,啸叫声,整个常德府到处是喊叫声。
到处都有百姓爬上屋顶,一边欢呼,一边指点亲军将士哪里有躲藏的生苗。
人们点燃临时绑制的火把,不吝惜家里不多的灯油,撕一些棉絮绑在木棍上,染透油,便是一根象样的火把。
到处都有亮光,整个城市象是一只醒来的怪兽,翻了个身,开始展露獠牙。
如果战局不利,生苗占据上风,哪怕城中有十万男子,其中有几万健壮的男丁,在没有组织和希望的提前下,也只能任人宰杀。
不到百年之后的扬州便是显明的例证。
不要指望平时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组织的个人能够有胆色对抗战争机器。
连军队都四散奔逃了,普通百姓又能如何?
个人只能尽可能的躲藏,当被敌人发觉时,为了少受罪或是在巨大的恐惧下已经麻木,他们也只能如牛羊般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眼前的局面翻转了。
生苗和亲军阵战之后被干脆利落的击溃了!
府前街的激战被相当多的百姓亲眼目睹!
所有人都是在生苗溃败后如获新生。
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明白和懂得这其中起死回生般的快乐。
有的人不是在意自己,而是看着屋檐下满头白发的父母,一脸惶惧的妻子,懵懂中的孩童,看到一家老小已经在短短时间内获救,这种感激之情简直是恨不得立刻去替荣王效死。
这也正是孟长乐所担心的东西。
人心。
荣王殿下已经尽得府城人心!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