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个要么是洒扫要看是看守库房,都郁郁不得志,此刻被周胜引领到朱载墐身前,各人神色都是异常激动。
对这些宦官来说,能下决心去势入宫的,全部都是贫无立锥之地,甚至不入宫就会饿死的赤贫之家出身。
他们身体已经残缺,于人世的乐趣少了一多半,现在所求的就是温饱之余能步步向上,掌握权力,享受富贵。
宦官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欲望,远超过普通人。
这也是对身体残缺的一种补偿,另外便是出于现实的考量。
不管是皇宫还是王府都不会给宦官养老,就算有养老机构也不是人能呆的地方,进了那些地方怕是死的更快。
大宦官会有自己的庄园宅邸用来养老,甚至还可以过继亲族之子奉养自己,百年归西后将遗产返给亲族,虽然幼时他们被阉割,但他们也知道这是迫于无奈,宦官怨恨自己家族的例子很少,反哺家族,替家族子弟求官,将遗产给家族的却是大有人在。
出于对未来和身后事的考虑,宦官们对能够上进的机会便是格外珍惜,而且他们和文官不同,几乎没有改换门庭重新来过的可能。
听到朱载墐的话,张景荣,宋恩,李保儿几个都神色激动,他们也知道效忠荣王殿下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众人一并跪下磕头,一并道:“奴婢等一定忠心效死,绝不会叫殿下失望。”
“嗯,起来吧。”
朱载墐满意一笑,令众人起身。
在这时,朱载墐又瞟了一眼殿外,脸上神色更加满意了。
相比较这几个宦官,赵家兄弟和他们举荐的武官也一并进了仪卫司,这是更叫朱载墐高兴的事。
出于来自后世朴素的思想,朱载墐最想掌控的还是眼前的这群武夫。
什么文官当世,宦官最信的过,朱载墐一律视为狗屁。
只有武夫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时候都是枪杆子最重要!
现在朱载墐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一点一滴的将眼前这群武夫真正掌握到手,使他们对自己的命令,不假思索的立刻执行!
不要看赵家兄弟和仪卫司的武官表面上对朱载墐毕恭毕敬,但朱载墐自己明白,表面的忠诚毫无意义。
换个角度说,赵荣几个说只要不造反便是会跟随,其实潜台词便是哪怕贵如亲王的朱载墐也不能拿赵家的前途和子弟的性命去冒险。
这便是有限度的忠诚,这群武夫效力的前提只是得到权力和富贵,这是打了折扣的忠诚,不能说毫无意义,但朱载墐相当不满意。
只是以他的人生经历和过往经验,怎么拉拢一群人愿意把性命交给自己,实在是超出了朱载墐此时的能力范围。
只能先市恩,再慢慢用水磨功夫。
“若有人嫌我办法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