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是了不得的机缘!”
猪八戒撇撇嘴道:
“这么说的话,也亏得当年俺老猪没有答应做了你的徒弟,要不然遇到我这唐朝师父,也得不到这般大机缘了!”
这话说的乌巢禅师一阵朗笑。
笑声过后,乌巢禅师看了看茶水已尽半的阐生,道:
“圣僧,你我之前可是熟识,你可有印象?!”
阐生含糊道:
“似是熟悉,但却记起不得!”
“唉!”乌巢禅师长叹一声,道:
“能在轮回之中,留得住隐约记忆,圣僧不是一般人啊!”
顿了顿又问道:
“圣僧可还知晓《多心经》?!”
“禅师说的可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乌巢禅师脸上微露惊容,叹然道:
“圣僧竟还记得?!”
“贫僧对《多心经》生而知之,却从未深究其理。难不成,禅师知晓这其中奥妙?!”
孙悟空听到此处,眼睛一亮,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讶然道:
“大和尚,莫不是这唐朝和尚,就是许多年前过路五行山,你传他《多心经》的那位?!”
乌巢禅师含笑点头,道:
“没错,正是此人!”
孙悟空顿时抓耳挠腮,左右瞧了瞧阐生,回想起久远以前的记忆,喃喃道:
“仔细看来,两人相貌气质,确有相似之处!
和尚,没想到啊!
许多年前,俺老孙还与你的前世见过面呢!
记得当时,还赠送给你了些大鲜桃!”
便是猪八戒听到这般说法,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奇异之色,一脸惊奇的望着阐生。
‘没想到师父与乌巢禅师和这孙猴子,竟有这种缘识,世界机缘如此奇妙!’
几人稍坐,饮了茶水,歇好力气,阐生便起身与乌巢禅师告辞。
乌巢禅师也不留他,只有孙悟空略有感慨道:
“日后越往西行,像大和尚这般熟人却是越来越远,恐是相见,也不得方便了!”
乌巢禅师笑道:
“你要保唐僧西天取经,确实不太方便。
不过,待西行功成之后,你再随时到我这浮屠山来!”
孙悟空闻言,笑道:
“定会如此!
俺老孙喝了你这大和尚煮的茶水,前后百年光景,竟被你的好茶好水养刁了口味!
如今再喝其他茶水,总觉得不大合滋味!”
……
自离了浮屠山,别了乌巢禅师。
一行人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