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拿他们开刀。既能起到练兵的效果,又能博取名声,说不定还能取得不错的收获,可以说一举三得。”
邓枫真的不在乎这些小杂鱼,逼急了他自己都能把这十几股小股山贼土匪给扫了。
“明公说的轻巧!”陈宫就没这么乐观了。
“别着急,我有的是钱财,到时候只要把军队立起来,其他都好说。说道钱财,这里的赋税如何?”邓枫笑着安慰了一句。
“尚可,除了上交朝廷的部分,剩余钱粮按照明公的计划养兵毫无问题,只是几个大族逃税很厉害。”陈宫只能无奈继续。
“这些世家大族要是不逃税,那才真的是奇了怪了。”邓枫嘴里说的是这些世家,想到的却是明末的作死文官。
明末时,整个国家9成以上的田地落到了不足一成的地主手中,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借用有功名士子的身份搞“投献”,一文钱的税都不交。
商税的收取基本绝迹,因为绝大多数大商家都有文官背景;盐税基本崩溃,或者收不上来;茶税的收取更是搞笑,一个省的茶税,愣是能弄出“一年数十两”的奇闻。
全天下所有的朝廷收入,几乎都压在了剩下的不足一成土地上。
问题是,这些土地还要养活超过九成、上亿的贫困人口,再加上小冰河期干旱洪涝蝗灾、满清多次入侵等等,最终崇祯帝被送上了煤山的歪脖子树。
实事求是的说,明朝的崩溃原因很多,但国家收入的崩溃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收入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的上层全都不交税,这一点在李自成起义和满清入关中更加明显的展示出来。
李自成攻入京城,把所有官员大族刑讯拷问,最终弄出了七千万两的恐怖收入;满清入关后横扫江南,谁敢不交税就杀谁,很快就把税收弄到了上千万两。
所谓的“康乾盛世”中更是过了3000万两,清末达到了上亿银元,这些异族可不在乎什么狗屁的“与民争利”,屠刀之下,收入马上飞速上升。
东汉末年也差不多,汉灵帝之所以买卖官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汉朝廷也没钱,更别说是供他挥霍享受了。
没钱怎么办?搞钱啊,皇帝手里最受欢迎的“货物”就是各级官位,卖了不就有钱了吗?
还好,邓枫不缺钱,五个立方米的黄金,换算出来就是将近300万两,加上这个年代金银还是稀缺物品,币值远远高于明清时期。
而且这时候人口也没有几千万上亿这么恐怖,因此耕地相对充足,粮食价格还没太离谱。各方面综合下来,邓枫想要养出几千精兵就是屁大点事,无非就是个时间问题。
“说得轻巧,只是不知明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陈宫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但还是出于职业道德问了一句。
“简单,等我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