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解迷局行遍万里路

作者:胜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可惜,即便是教条主义,后世子孙也未能坚守得住,否则这大明朝便不会忙于鞑虏之手。

路霄前世就没少见过历史考题中出现皇明祖训的内容,然而无巧不巧的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的题目中,通常只出现前半段、到“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为止。

至于后面的“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就莫名不见踪影了,也很少有人见过。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我华夏先贤向来讲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说话力求面面俱到,这就给了很多抱有其他心思的人断章取义的空间。

以至于就有那数典忘祖之徒搞出什么十四不征之类的屁话套用到现代,用以“针砭时弊”。

出题只取一半,像极了科举八股文中节选拼搭的“截搭”出题法,满满的私货自不必说。

殊不知古人说话向来春秋笔法,虽然前后对仗,但真正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放在最后……

既然要带上这位世子领略一下世间百态,那就自然不能让他走偏了。

路霄觉得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把这位世子教育的激进点也没什么不对,总好过成为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

清明节刚过,各家各户祭祖的香烟还未散尽,一彪人马便疾驰而至,于清晨之中踏破城门寂静进入了大同府。

没有人知道这一行人对这大明天下意味着什么,普通百姓只知道手持尚方宝剑、上斩宗亲下斩权臣的宫中御史,来前线督阵了。

随行而来的,还有那位民声颇为不错的信王殿下唯一的世子。

半月后,整整十二只红彤彤的柳木大箱就被摆在了大同府府衙正厅之上。

其中满满的都是当地商贾富绅勾连外族、欺压百姓的口供和物证!

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八大商号绕开官方榷场,向北地胡虏走私精铁与食盐等朝廷明令禁止的物资,同时大量传递机密情报和军械装甲、乃至攻城器械制造图纸等诸事!

这样的所作所为说是里通卖国都是轻的!

路霄也没二话,尚方宝剑就压在箱上。

府尹大人连个屁都不敢放,这玩忽职守的罪名没追究到他头上便已经是烧了三生三世的高香,哪还敢再有半分意见?

六扇门可不是吃素的!

不久之后参与走私军械出卖机密情报的二十多个家族、一百多涉案人员均被四下出动的六扇门缉捕归案。

世子朱慈烺坐镇大堂亲自审问,当场明正典刑开刀问斩百余人,其余人等绑赴上京口述罪状,以儆效尤之后,由刑部量刑处断。

此案收缴脏银、军器、粮草不计其数,充公的土地和店铺更是难以计数。

路霄当场做主将数万顷良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