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就这样,小c费了大功夫把零件秘密的陆地运输或者轮船运输到山体中亲自组装,部件太大的实在不能保密运输的就自己焊接拼装。
于是才有了山体中这一辆辆工作中的矿用卡车。
陈致继续往前走,在这处空间的平地上有序的堆着大量的材料,时不时的会有装有大型机械臂的车辆过来运走。
看起来一片热火朝天繁忙喧嚣,但是所有的工作又有条不紊,精确到极致。
在这处空间的左边是靠近大海的一侧,也是潜艇的建造区域。
陈致走到左侧的一条较大的隧道中,这条隧道有一点下坡,没多久就来到另一处空间。
这处地下空间相对之前已经低了很多,也就比海面高一些。
这里面有三个并排的隔开的船坞,其中一个已经充满了海水,里面没有其他的东西。
而另外两个并没有注入海水,上面正是正在建造中的潜艇,都还处于框架状态,连外壳都还有一半以上没焊接好。
小c之前把大部分的资源都倾斜到出海的那艘潜艇中去了,即使是这样,小c开出去的那艘潜艇也还只是半成品。
甚至连半成品都说不上,那艘潜艇只有密封外壳和基本动力系统,只能说勉强能用。
所以才需要小c亲自开动这艘潜艇,去大海中的安全区域接收汉斯他们带过来的武器级浓缩铀。
这东西很关键,没有它提供强大的能量,陈致的这三艘潜艇根本没办法发挥出设计中的强悍性能来,续航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这可不是陈致想要的潜艇,在设计中,这三艘潜艇可是拥有全球航行的能力。
只要能源足够,它们可以像幽灵一样,永远游弋在大海中。
潜艇中全部都是机器人等非人类,不会累,更不会害怕苛刻的环境,而且在潜艇进水后他们都还能继续正常工作。
在设计潜艇的时候,意识复制体在虚拟世界中已经模拟了各样的意外情况,都有了专门的应对手段和防护。
甚至在潜艇被炸断了,沉入海底中,只要核心控制中枢不被损毁,它就能控制机器人拿起准备好的工具,对潜艇进行修复。
再极限一些,控制中枢都可以带着机器人抛弃无法修复的潜艇逃离。
这些都是人类无法做到的事,因为人类的躯体太脆弱了,无法直接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
现在两个船坞中的潜艇正在一刻不停的焊接建造着。
每一个部件的焊接和安装都已经在虚拟世界进行过一次试建造,统筹规划,计算模拟出最优最成熟的制造方案。
现在制造速度不及虚拟世界的一半,一部分原因是虚拟世界的拟真度还不够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需要时间解决。
另外一个就是材料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