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任何事情都能轻松化解。
“妈妈.......。”
什么话都没有说,一句拖着长音的称呼,换来了卞敏如的满心欢喜。
“小李,什么都不用说,我都知道了,你好好保重身体,有空回家,我给你做红烧肉吃。”
“好的,妈妈......。”
电话挂断了,李利心情愉悦的走在街道上,看着大江里的闪烁的航道灯,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词语。
“灯下黑!”
意思不难理解,就是那处黑暗的地方,怎么才能找到呢?
通篇看夏老幺的问询记录,逻辑严密,找不出任何关于他的可疑点。
尤其是夏老幺在案发那天,都待在茶馆里,几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据。
问题就出在这里。
夏老幺为什么要待在茶馆里等待罗洛的出现?
按照他们那种不为人知的地下关系,不是应该待在家里等待更加合适吗?
还有,整个问询记录,前面大部分都看出了夏老幺和罗洛这种亦父亦友的关系。
可为什么最后几个问题的回答,却让人感觉夏老幺很像个旁观者呢?
这种转变巨大的情感,明显就是刻意隐瞒了什么。
这些疑问投射出了夏老幺的可疑,却无法把他定位为凶手。
因为在夏老幺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的作案动机。
就算是激情杀人,也要有一个借口啊!
尤其是夏老幺同罗洛的那种关系,更加不可能是激情杀人了。
再说了,尸解报告就排除了激情杀人的说法,全身无伤痕,系溺水而亡。
那有预谋的杀人呢?
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这个假设只能暂定,因为找不到夏老幺谋害罗洛后,能得到什么利益。
暂时想不明白,那就回到派出所里,大家一起讨论吧!
李利回到了派出所里,整理着今天的问询笔录,等待着案情通报会的开始。
与此同时,一个身穿着得体西服的中年汉子,手提着一篮子水果,走进到了李兰花的家门口。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李兰花没有开门,反倒另一边的夏老幺打开了房门,探出头看着中年汉子。
“你找谁啊?”
“喔!你好,我找一下李兰花,她在家不?”
“我不知道,你要不给她打电话吧!”
说完,夏老幺穿上了一双布鞋,急匆匆的走出了房间。
中年汉子透过楼道,看着夏老幺的背影消失后,才掏出了手机拨打着李兰花的电话。
接连拨打了几次,电话听筒里才传来了一句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