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又带新客户来厂里啊!”
邓姐刚刚打开车门,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生就迎了上来。
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发生,新客户要找他们下单,到厂里来转转,实地考察一番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今天来的车档次有点高,人有点多。
“小漾在这边啊?是找我有事吗?”
小姑娘不是她厂里做事的员工,也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她的侄女。
“我爸让我找姑父说点事情,已经谈好了,刚准备走,就看到你回来了。怎么样,需不需要我帮忙啊?”
她叫张小漾,是邓姐的侄女。
之所以会主动询问是否要帮忙,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数次。
她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家里硬生生的拽回了家,倒不是女承父业,而是要她为家族事业舍小家为大家,放弃留在大城市的个人发展机会,回来帮助父母搭理家里的工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那个还在读书的弟弟铺路。
他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算是泥腿子的野路子出身,个体作坊的时代毫无压力,小钱赚的风生水起。
一旦产业做大,正儿八经的开始开厂子,特别是接触出口生意,立马是捉襟见肘,手忙脚乱的好像无头苍蝇一般。
她这个科班出身,大学毕业的女儿要是不回来帮忙,家里的工厂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办不下去。
那么她父母蹉跎半辈子积累下的财富家业,很可能就会化为一摊血水,流光洒尽。
主客观考虑再三之下,张小漾最后还是顾全大局,暂时回家帮忙,她的个人事业心,个人爱好理想只能是深藏在心底。
只希望自己的老弟能快点长大,快点接手有些人垂涎欲滴,他却毫不在意的家族产业。
这样的问题和困难,邓姐家也有类似,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口单子的比重逐步加大,占比超过五成以后,时不时的就会把张小漾叫过来帮忙。
有些可会,特别是海外的客户,不管是翻译还是交流,或者是判断可行性,都需要张小漾的帮忙。
今天是临时有事过来,返回时刚好看到两部大奔一前一后的开进厂区大门,然后有看到了下车的邓姐。
看着场面的下意识判断,就是姑姑家又有比较重要的客户来厂里考察了。
“学姐!”
出乎意料,最后一个下车的高牧,探出头就给了张小漾一个大惊喜。
“哎呀,高牧,是你?”
张小漾惊讶的看着这张除了沉稳一些,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脸庞,惊喜的喊道。
“可不是我吗?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学姐。”
高牧笑眯眯的走上前,他知道张小漾和邓姐的关系,所以在遇到到不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