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区区秀才值几许

作者:独坐前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之后他回乡为母奔丧丁忧,就未能参加接下来的殿试,因此与进士无缘。

什么?不回乡奔丧行不行?哎呀,你这么问可真有点那啥啊……不回肯定不行,清朝以孝治天下,闻母丧而不回乡奔丧,你这贡士的功名就别想要了。

行了,决定最终命运的时刻来了,殿试的每份试卷都須全部考官阅过,共同拟定前三名进呈皇帝御览并钦定名次。

这进士一甲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其下有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再下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对了,知道麻将中有一种和法叫‘大三元’么?这三元指的就是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以及殿试第一,状元。

这麻将好和,可想要在科场里连中三元……自唐太宗贞观初年(公元627年)首开科举,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最后一届甲辰恩科(公元1903年)之间1266年里,一共就只出了十三位大三元!

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我大宋文材斐然,大三元占了一半);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嗯哼,殿试考完,进士们要进行科举人生的最后一步,进翰林院进行新官上岗前的岗前培训,俗称“散馆”。

等三年培训结束,礼部会主持考试,凡成绩合格者可正式做官,而不及格者要复读重修。

成绩合格者中成绩最优者可留朝为官,次者可放外任……如留在朝中,一上来就是六部侍郎,也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副长官。

要是京官外任,起步价至少都在知府(市长)一级,运气再好,一上来便能混个道台,也就是知府之上巡抚(高官)以下,专门负责某项事务的官员,如管理粮储的粮道或管理河工的河道(都是油水多多的肥缺)。

到这一步,您可就是新鲜出炉的官老爷,今后前程似锦,恭喜恭喜!

不过科举之路困难重重,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走到最后,那么那些半途而废的士人又有什么出路呢?

要是秀才也中不了,那就只能在庙会前面摆一个卦摊,靠给人测字相面或者代写书信混口棒子面吃,挣钱养家是甭指望了,不饿死就是好事。

前面说了,秀才如能考中廪生的,可以混一口国家财政饭吃。而那些没有饭吃又考不中举人的秀才,有门路的可以走走门路,到京城国子监学师范,之后就能去县里书院当个讲师院长。

这条路好歹是个进步出身的指望,将来若是混得好了,也能当个有品级的学官。

要是没有门路,那就得看你是不是绍兴人,能不能得到同乡举荐当个师爷,虽然没有出身可以指望,多少也算进到体制之内,至少能捞一点回扣。

如果师爷也没得当,那就只能去私塾当个教人识字的蒙师,或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