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还得露宿荒野。”
一听杨从循急着赶路,小狐狸顿时就苦着一张脸揉开了肚子:“可是人家到现在还没吃早饭,眼下这五脏庙正闹得锣鼓喧天……”
小狐狸话刚说到一半,这爪子上就多了小半张油汪汪的大饼:“这是为兄早晨吃剩下的干粮,兄弟你先用它垫补垫补,待晚上投宿之时,我请兄弟你开开荤。”
说罢,杨从循一把将胡三从地上捞起来,扛在肩上,就这样背着一只啊呜啊呜得嚼着油饼的狐狸迈开步子,投西往下山的大路走去。
得亏是山上行人稀少,再如何折腾也不怕有人瞧见;不然光是杨从循他这种肩扛红狐赶路的扮相,就足够引人瞩目的。
书说简短,那一日杨从循与胡三甩开步子直奔着西边就下了山,一路上饿了就啃两口大饼,渴了就饮两掬山泉,终于在掌灯时分(晚上6-7点),赶到一处叫岩头夼的小村子。
可出乎两人意料的却是,面前这座本该家家户户都透出星星点点灯火的小山村却是既黑又静,似乎每一户人家不但紧紧的闭上了房门,还用厚实的黑布将窗户也挡得严严实实的。
除了从各家屋后院落中隐隐传来几声犬吠,剩下寻常山村该有的声音,是一丝也没有。
见这座小山村处处透着诡异,小狐狸率先开了腔:“杨兄,我知道你们人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可这村子歇得未免也太早了吧?现在咱们该去何处弄点吃喝来填肚子呢?”
谁知小狐狸话音才落,从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锣响,“咣”。
一听这个动静,杨从循顿时就乐了起来:“这些年一直跟着师傅师兄们住在山上,竟然都把这茬给忘了。原来今天是七月半啊,这下贤弟你可要有口福喽。”
当听到杨从循提到‘口福’二字,胡三那两只小眼睛顿时就眯成了两条缝,来回得搓着爪子,不停得催促杨从循赶紧解释到底是什么口福。
“嗨,‘七月半,唱鬼戏,鸣锣响镲无人看;香烛粗,元宝大,荤菜席面路边摆’啊。”
接着杨从循便逐字逐句得跟胡三解释起来。
顾名思义,这鬼戏就是专门演给鬼看的戏……是谁说鬼演戏呢?鬼演戏你敢看啊!
旧例是在农历七月中旬,这戏班子每逢双日,就要白天歇演,全体戏伶一起躺下好好养精神;等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后,才会鸣锣开演,一直要演到明月低垂雄鸡报晓时再撤戏休息。
有传说是这幽冥地府中囚禁的孤魂野鬼太多,所以阎王每年会在七月半的时候打开鬼门关,放这些鬼魂到阳间领受祭品,顺便再看上几场戏,好生放松一下。
也有人说,这戏班子因为老演一些打打杀杀的戏,久而久之就会引来一些不明就里的冤魂恶煞守在一旁。
等台上演到杀人的戏码时,这些凶鬼就会一窝蜂得冲上去祸害那个扮演被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