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走进真实历史上的后宅争斗

作者:独坐前轩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起居注》记载,雍正爷一生有皇后2人(册封有先后,死一个封一个,同一时间里不存在两位皇后),贵妃2人,妃3人,嫔1人,贵人6人,常在7人,答应7人……再往下就没有了。

也就是说雍正爷后宫团队,在人数最多时也不超过20人,其实大多数皇帝的后宫编制也就是这个规模,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更多的只是后人不着边际的想象。

更让人扫兴的是,后面贵人、答应、常在这三个等级的大部队,最多只能有个皇帝女人的名义,她们的日常工作是服侍皇帝更衣洗漱……这些人甚至连块姓名牌子都没有,就算万岁爷想翻你牌子都没处翻去!

一想到嬛嬛初进宫时,只被封为莞常在,真是让人为之掬一捧同情之泪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按照《清史稿》记载,雍正爷妃嫔之下的总计20个女官(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居然没有一个能给雍正爷生育子嗣的;雍正爷全部的子女后人,都是地位在嫔以上的那8个人生的,而且这8人本身还是王府福晋出身。

一言概之,雍正爷后宫‘八巨头’都是由前王府福晋转成的,没有一个是从‘贵人,常在,答应’这类女官晋升上来的!!

那为啥嫔之下的女官特别难出头呢?

因为清代大多数阿哥在即位之前就开始娶妻纳侧福晋生小贝勒。

(清代除了康熙、光绪、宣统三位皇帝是少帝即位,其他都是成年以后才即位,登基前别说福晋了,侧福晋都一二三四五个了)。

而秀女可是皇帝即位后才开始选的……就算想上车接近皇帝,那也得排队,有个先来后到不是?

比如乾隆爷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钮祜禄氏……对,就是电视剧里被人硬说是甄嬛的原型,但实际上完全没这个可能!

首先这位钮祜禄氏是雍正爷王府侧福晋,根本就不是秀女出身!

其次人家在雍正爷即位前十六年的康熙四十五年就嫁给雍正爷,结婚五年后的康熙五十年,就生了乾隆爷。

这母以子贵,因此雍正爷一即位,钮祜禄氏就被封为熹妃,很快又母因子贵升为熹贵妃(前面几个哥哥年纪轻轻都死了,使得乾隆爷的排名越来越靠前)。

人家起步价是妃子,打表一跳是贵妃,等到站下车就成为皇太后……说好的莞常在又在哪里?

再说人家孝圣宪皇太后有成年的亲生儿子(乾隆)在背后挺着,不来踩你一脚就算心地善良了,一个连孩子都没生过的毛丫头斗得倒她么?

对了,现在老有白字先生将钮祜禄这个姓读成‘牛骨碌’,但实际上人家的发音叫‘扭户录’,在满语里的意思是狼。

这钮祜禄氏是满族八大老姓之一,在旗人当中的地位很高,族内出过不少贵妃皇后。

在这里奉劝那些有志穿越的人士,万一哪一天你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