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无”与量子永生

作者:盐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量子实验“薛定鄂的猫”。

但同时还涉及到双缝干涉实验以及平行宇宙理论。

首先是双缝干涉实验——想象有一台电子发射器,前面是一块长方形面板,面板上有两条缝隙。

电子随机发射时,它会通过缝隙的哪一边?

实际上都有可能。

由于微观世界中,观察本身会形成干扰,当一个光子去探测电子位置时,电子会发生强烈扰动,从而偏离其原本发射位置。但如果不对其进行观测,电子本身在哪里又根本没有意义……

也就是说,不观察电子时,它有可能从任意一条缝通过;可一旦观察了,它被迫要做出选择,最后才以确定姿态出现在观察者眼前。

在此之前,电子的状态是叠加的。

电子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在。

这就是“不确定性”!

然后是平行宇宙理论,基于双缝干涉实验得出的不确定性理论,既然电子穿过双缝可以叠加,为什么世界不可以?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函数无需坍缩(物质随机选择一个单一结果表现出来),事实上两种可能都发生了。

只不过它表现为整个世界的叠加:一个世界的人,发现电子通过左边狭缝。

而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电子在右边。

这个量子过程造成了“两个世界。”

简单举个例子就是……一个人做出行为后,下一秒所得出的结果去过,永远都是物质随机选择的一个单一结果。

其实背地里还有无数种结果,只是不一定是你看到的而已,有可能是另一个世界的你所看到的也不一定。

所以基于不确定性以及平行宇宙理论。

再把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实验带入进去,大意结果就是密封箱子里,有一只猫处于量子叠加态。

在没有观测者观测到它之前,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猫是死是活,还是处于死和活两种状态。

而被观测到以后,它只会随机呈现一种单一的结果。

这个结果有可能是死、是活。

而根据平行宇宙理论,其实这两种结果都已经发生,只不过其中一个宇宙的猫是活的,而另一个宇宙的猫是死的。

但是猫毕竟不会说话……不能告诉你是死、是活、又死又活到底是什么感受,那假如把猫换成人呢?

而根据刚才猫的理论,被换成人的这个实验者,必然在其中一个宇宙是死去,而另一个宇宙是活着的。

但死掉那个人什么感觉都没有,因此那个宇宙对他也就没意义,而对于活着的这个人却是有意义的。

经过任意次试验后,总会存在某个世界,其中实验者永远不会死,这个世界只对实验者有意义。即使这个人在……%个世界中都死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