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星海

作者:两元五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始终朝向仙女星系?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天枢建成的第一个千年,百分之九十九的运算力都用于计算这个方案。然而直到最后,它也没给出计算结果,仅仅给出了一个数学期望:

零。

虽然统计学上概率为零的事件也可能发生,但放在这里简直跟放屁一样。

以上种种,也仅仅是人类的外忧。

还有内困。

“人类的科技,已经停滞了数万年了。”

博士望着泰坦,如同瞻仰一座丰碑。

“最后一次基础科学的突破,在银河历14世纪,距今也已经六万年了。人类最后一个天才理论空间微物理学家刘徽,将预测学搬入微物理,向人们解释了宇宙外的世界。自此,人类最后一个理论缺陷被补足,所能触及到的一切都有了答案。”

“可是,我们的联邦不是一直在发展么?很多东西不也是在那之后出现的……”张一一辩驳道。

“是的没错,但那些只是工程科学和技术,是上层建筑。一栋房子,当地基打好以后,能够建多高,一眼就能看尽。”

张一一想了想,摇摇头,“这个世界不可能被人类完全知晓……虽然我不懂前沿科学,但是这个世界还是有太多的未知,如果说人类已经知道所有的答案,那这个世界就不是这样了。”

“我可并没有说,人类已经知道所有答案。”博士转头微笑着说。

张一一一愣。

“而是人类所触及到的一切都有了答案,但那些触及不到的,却永远也无法触及到了。”

“这……”

“人类寿命只有区区百年,即使从出生下来开始学习,直到老死,也无法触及到科学的最前沿。

“人类的科学,就像一个每个木板都一样长的木桶,拥有最大的容量,但却没法在提升分毫。

“过去数十万年间,涌现了无数的天才,天才中的天才!他们要么飞速跨越普通人一辈子不曾跨越的路,将人类科学边界推出去一毫,要么披荆斩棘,硬生生走出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但即使再崎岖的小路,在无数后人的补充和装饰下,也终于成了大路。

“我的日常工作是维护天枢的第二分区的传输,很清闲,机器人和自动维护程序能帮助我做完绝大多数工作。所以科学研究成了我的爱好之一。

“但这项爱好却让我厌恶。

“我研究的是空间结构,大多数课题都是课题库里筛选出来的,每一个课题都需要我用毕生的知识和智慧去研究和解决。

“但是当我终于研究出来,提交到检索库后,却发现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有人解决过了。比我的方法更准确、更高效、更有深度和广度。

“而提出那些方案的人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