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帮忙吗?”
“需要,不如说光靠我一个人绝对弄不出来。”张一一无奈的指着控制台,“你不会指望我一个人搞定这些上个时代的软硬件吧?”
“你要怎么做?”
张一一走到主控台前坐下,仔细浏览上面的数据和内容,时不时在屏幕上点击几下,跳出一些列表和清单。
程程站在他身后,等待着他的下文。
时间不长,张一一似乎有了些许把握,转动椅子,朝向程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种技术,叫做量子涟漪?”
程程闭上眼睛,似乎在数据库里检索,随后睁开眼睛,轻轻摇头。
“没听过也很正常,因为这是相对比较新的技术,而且最早用于宇宙中的快速定位,是一种量子层面上的衍射——或者说共振。”
程程眨眨眼,示意她在听。
“我们都知道,量子在高维上会勾连,这是现在量子通讯的物理基础。随着维度的增加,空间里量子的数量会指数级减少。甚至科学家猜想,在有限最高维的空间里,有且只有一个粒子,我们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是这个高维粒子在三维中的像。
“基于这个假设,在四维或者五维空间里,两个中微子的像就会重叠,并反映在三维空间中,构成了泰坦现在使用的中微子通讯技术。”
“所谓的高维勾连,本质上就是维度切割,比如存在四点五维的维度,两个本不应该重叠的像会在这个虚拟维度上通像。”
“中微子共振通讯技术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技术,并不能切割维度,但是正是这种固定维度触发的共振,却能引发一个勾连技术引发不了的现象。
“那就是量子涟漪。”
程程又眨了眨眼。她很想说:虽然每个字她好像都认识,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什么鬼了,她只是一个单纯的活了十四万年的小小ai。
不过看到张一一正在兴头上,不忍打断他,只好佯装听懂地点点头。
“一组中微子能够引发的涟漪小之又小,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都否认有这种涟漪,但是如果多组中微子按照不同频率进行同时共振时,引起的涟漪就会指数级增长,最后在量子海洋中引发滔天巨量!
“而我要做的,就是让这十万个中微子对,在一个普朗克时间内,同时发出某种频率的震荡!让平静的量子海洋沸腾成一锅粥!之后,他们就可以根据混沌理论,反向找到引发量子涟漪的我们。
“你明白了嘛?”
张一一认真地看着程程。
程程不太好意思说:其实从第一个字开始她就完全听不懂了。只不过最终的目的她倒是听了个大概,于是有些好奇地问:
“这样的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找到我们了么?”
“没错!”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