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满足任意一个条件……
他回过头来,目光看向通风口内的循环造氧机。
/
/
自程程消失已经过了一小时有余。
如果胖子沿着他和程程之前走的路径回来,那么他应该已经走到半路,当然如果他有其他路子,比如乘坐接驳飞船或者飞行车的话,那么会更快。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循环造氧机并不轻,里面至少还有可制备几百立方米氧气的碳剥离原料和十几立方米的压缩二氧化碳,总重量超过二十公斤。
背负着大家伙,张一一小心翼翼地攀附在环外壳上,头顶是泰坦主星,脚下是万丈深渊,只有一根细细的高分子绳索连接着他和外壳把手,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甚至滚进眼角,他不得不闭上眼睛,轻轻甩了甩头,又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他吓得赶紧睁开眼睛。
就这样一步一顿,半个小时后,他终于爬到了救生舱区。
这是一处支出来的细长的平台,两米宽,左右两侧连接着两排救生舱,中间是走廊,他站在走廊棚顶处,小心翼翼地朝前走。
他没记错的话,左数第三个就是他当时使用的逃生舱。
将循环造氧机捆绑在平台的把手上,他俯下身子,将姿势由蹲转趴,慢慢爬到逃生舱上面,拴紧安全绳,随后将身子尽力探出逃生舱顶。
他的头出现在逃生舱舷窗外,视线穿过玻璃望向舱内,很快便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一个扔在地上的终端机。
这确实是他之前败家过得逃生舱没错!
下一步,便是寻找氧外部大气传感器,进行欺骗作业了。
这类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逃生舱顶部或者上部四周,不太可能安装在最底下,否则一旦落入海洋星球,那么传感器便会泡在水里不能正常工作。
传感器很好找,他在周围摸索着,很快便在舷窗上端看到了一个螺旋状的进气口,外口处还有两个玻璃质感的凸起,用于大气存在检查和大气成分检测。
他轻轻触碰了一下那两个凸起,心中有些忐忑,无论如何这个方法也只是猜测,并不保证一定成功。
定了定心神,他回到平台上,将循环造氧机拖过来,拉出上面的氧气管,套在螺旋进气口处。
随后,打开了开关。
嗡——
一阵震动从他手上传来。
压缩二氧化碳经过碳剥离装置,还原成氧气,直接冲出氧气管,喷向救生舱的大气传感器,其反冲力之大,差点让他握不住,他不得不将半个身子的力气压在管子上,才勉强压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循环造氧机里的原料也在快速消耗,可是逃生舱却没有一点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