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梦中,大脑才会释放自己运行的速率。在快速眼动期,短短十几分钟,就可以做数十个栩栩如生的梦境,经历无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而这一切也会在醒来后快速忘却——记忆区无法存储如此高速度的思考和信息迭代,这是速率不匹配的代价。
但如果,人类大脑放弃支配现实世界这个几乎迟钝的身体,而是连接到像伊甸这样的虚拟世界中的话,便可以稍稍释放出人类大脑本来的速度,这个世界也可以加快运转,就像按下了快进键。
只不过代价是,一旦脱离链接,脱离虚拟世界回到现实,记忆中便只剩下部分片段,大部分的经历是无法及时存储到人的记忆区的。
除非——永远呆在这里。
永远待在虚拟世界里,让这个世界帮你记忆。
而世界加快运行的代价也显而易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因果逻辑和事件,其中有许多对世界本身的影响,那么就不可能将整个世界加载进来,放任世界进行迭代——纵使天枢本身也绝对支撑不起如此超大规模的无节制的混沌计算。
联系这艘星舰上的人类养殖场,可以断定,包括小芸在内,这个世界里真正称之为意识的一共只有一万三千二百一十八人,其余的都是npc,但如何判断人与npc的区别,却成了横亘在小天天面前的一个难题。
只要自己还在这个世界里,即便身边出现了人,也无法判断这个人究竟是人类,还是伊甸创建的npc,他们的行为可以完全一样,毕竟人类行为模型在数十万年的发展中基本已经被摸透,模仿非常容易。
所以,想要真正区分,就需要从这些人的社会学范本来入手,简单来说就是:凭空出现没有社会关联的人,或者突兀出现的社会关联关系。
比如他自己。
/
/
“凭空出现的人?有啊。”
“哦?谁?”小天天眼前一亮。
“你。”
“……”
飞剑在林间上下翻飞,他们飞掠过高大的蕨类植物,在密阴的树冠下穿梭,两人并排飞行,时不时分开躲避前方的横枝,或者一上一下穿过狭窄的缝隙。
他们正向着正午太阳的方向飞行,据雷说,穿过这片原始丛林,便是一片海洋,而远征队的目标是海岛的一处遗迹。
小天天望向天上的太阳,那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黄矮星,算是一张贴图。当然假如他能够突破脚下星球的引力束缚,朝着太阳飞的话,它就会逐渐替换成一个真正的恒星。
根据恒星信息与月球信息,他大概能确定,这片星球应该是远古时期的地球,但是时间线却对不上,现实当中的地球从来没有出现过挖掘建造大规模避难所的时期——即使是在地球被毁灭之前的银河开拓纪元。
而他们所在的地方,亚洲大陆南方的一片绵延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