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电火箭与光伏板

作者:大熊不是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实这也是李蓉提醒的他,既然国家已经在研发电火箭了,那自己把后世基于商业应用的电火箭推进技术拿出来,是不是能够更好的推动时代进步呢。

这个东西想赚钱是不可能的,市场需求太小,但只要研发出来,这也算是为祖国做贡献了吧。

努力奉献,不求回报。

想到就要行动起来!

沈光林立刻召集所有还在京城的物理渣渣们过来开会了。

会议内容很简单,大家成立一个大的研发项目组,争取要比火箭研究所更早的拿出成熟的推进发动机方案。

咱们是谁?咱们可是京城大学!

电火箭从工作原理上并不复杂,大致可分为:热火箭、静电火箭和电磁火箭。

在2021年,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就是利用太阳能帆板电池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特设结构使电能产生电磁场,同时利用稀有惰性气体作为工作介质,这样形成喷射粒子流提供动力。

当然,真想做探测深空发动机,估计要使用核能才更靠谱一些。

但无论使用哪种能源,发动机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激发电子喷射粒子流

这种航空电子发动机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卫星进行局部位置微调,虽然发动机的动力确实很小,但是它工作的持续性好,可以有效的减轻卫星的发射重量并大大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沈光林手下已经积攒了一大批能打能拼且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生兵,听说沈老师要做一项利国利民的研究发明,大家的兴致都很高。

天天搞纯理论的东西,都淡出个鸟来了。

但是,想研究电火箭也是要从理论积累开始的,沈光林在这个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所有的理论准备他沈某人一个人就能搞定,大家参与进来更多的是讨论,其实就是谈论沈光林提出的理论如何进行物理实现的问题。

难点不多,挑战不小。

沈光林是知道最终结果的,因为后世无论花旗国还是俄国,他们都已经在卫星上应用离子发动机了,而且把加工介质选择为了“铯”。

“铯”这种金属是稀有金属,不稳定,而且带有放射性,是不太容易得到的。

但是,它的性能又太优越了,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极不稳定,很容易被激发放射出来变成为带正电的铯离子。

这么好的特性,做离子发动机真的很难不去选择它。

所以“铯”就是宇宙航行离子火箭发动机最理想的“燃料”。

学校就有核物理专业,沈光林他们很快就了解到,铯–137还是铀-235的裂变产物呢,放射性很强,还要不要继续研究。

真想研究它,那就一定要做好隔离和防护措施。

研究进行到这里,沈光林开始打退堂鼓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