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工厂

作者:大熊不是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即使这家公司有现金5000万美元,但是它的首要目标还是活下去。

沈光林开始想的很好,就生产单晶硅电池片。

实际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毕竟,一个产品从实验室到产线需要走的路太多了。

在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考虑成本的,要的是品质,要的是效果。

可是,要量产,考虑的就是成从,就是良品率。

单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需要完成拉坯,切割,清洗,串焊,封装,他们长城新材料连一样成熟的技术都没有。

咱就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清洗。

硅片清洗能用自来水吗?不能。

想要追求品质,就要用纯水或者超纯水。

这个年代的ro膜可贵,也就某中东国家用它来淡化海水。

国内能够建设一个纯净水的生产线,卖水都有不错的效益吧。

真的想生产晶硅电池组件,那还得先进口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才行。

而打造这样一条生产线,5000万美元也未必会够。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收获。

沈光林在检讨生产设备的时候就发现,现在这个年代竟然没有超声波清洗机。

怎么会这样的?

其实这是一个知识误区。

在真实的历史上,扶桑的科学家柴野佳英在1987年发表了超声波清洗的基本理论。

他认为,在超声波清洗中,真正发挥清洗作用的是真空的气穴,这才重新定义了超声波技术,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现在,这项发现又要归功于沈某人了。

这个年代果真处处是黄金啊。

扶桑的羊太多了,羊毛都薅不完。

那还说什么了,赶紧从张成的小组里分几个人出来,专门成立一个超声波专题小组出来。

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啊。

不过,超声波清洗机毕竟是普通设备,想申请专利容易,想控制别人不侵权却很难。

造这个也能赚钱,但是推广成本有点高啊,作为备选项吧。

而新材料公司到底生产点啥,也是时候做个决定了。

沈光林想来想去,还是先生产电路板和芯片吧。

这也是高科技,而且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复制。

林文伟不得已又从新加坡赶过来指导工作。

他说了,新加坡那边一直在想要邀请沈光林过去开讲座,还有很多华人也想认识一下沈先生呢。

哪里有时间啊,这不是天天在忙吗。

忙着干啥?

忙着喝羊汤啊。

小婶终于还是开了一家羊肉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