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光

作者:大熊不是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地方高端大气上档次,接亲也一样拉风。

6台一模一样的平治轿车,在这个年代的京城,想凑齐了都是很困难的。

大家再羡慕也是没有办法,就算是沈光林,也要从新材料公司和长城电器调配一些汽车过来。

他们这些车牌都是连着号的,这串数字也显示了主人的实力。

车队过去,领头的车上一个大大的喜字,大家明白,有人要结婚了。

这是谁要结婚,整这么大的排场?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是沈光林教授的关门大弟子要结婚了,这是老师在给学生撑面子呢。

那沈老师结婚了吗?

好像还没有。

沈教授为科研事业献身,都没有时间去考虑他的个人情况。

太难得了。

要不,咱们帮他物色一些个长得好看的女孩子?

不用了吧,人家有对象。

迎亲队伍很顺利,新娘子很快就接到了,一路上没有人拦着要钱,只有一个挑门帘的童子需要讨要一个红包。

沈光林和李蓉留在饭店主持大局,他们没有跟着去热闹一把。

还好,这个年代不堵车,也让放鞭炮,热闹还是很热闹的。

客人们基本不需要去张成的新家,请柬上说了,直接去饭店就好的。

婚礼是司仪主持,但是流程都是沈光林设计的,所有人都很满意。

饭菜就更满意了,大多数都是荤菜,管饱且管够。

吃过饭,大部分人打道回府,关系好一些的亲戚朋友也会去男方家里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么好的房子,真是富丽堂皇呢。

这都是师娘李蓉的功劳。

李蓉安排人给张成布置的新房,大家都很满意甚至是惊喜。

唯独沈光林自己觉得有不太完美的地方的,其中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灯光布置的不好,确切的说是发光源不行。

那个灯不够亮啊。

《疯狂的石头》里有句台词:高灯下亮。

白炽灯的灯光有点发黄,照着确实不太舒服。

是时候发起一场照明行业的变革了。

电灯从发明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

准确的说起来,最早发明电灯的其实并不是爱迪生,而是亨利·戈培尔。

早在1854年,亨利·戈培尔就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并且发光了。

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就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

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以维持照明连续工作400小时,但是,他并没有申请设计专利,也没有进行商业推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