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气馁,我告诉你,就算是失败了,大不了我在重新募捐一些钱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呀,反正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花法。”
没错,沈光林就是这么打算的。
动物实验募捐了5000万,只要完成动物实验就表示第二阶段结束了。
第三阶段募捐一个亿,要是失败了就再从第二阶段重新开始呗,又是5000万。
沈老师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你们可以来人监督,咱不作假。
沈光林顿了顿,跟戴维斯说道:“刚好有个事跟你讲,你回头跟公司提一下,hiv的新项目不是成立了么,你们打算出多少钱?”
“你还要募捐?”
“对啊,你看,这是我为hiv写的募捐广告,金额不多,也是3亿美元,你觉得你们辉瑞公司能出多少?”
沈光林觉得自己越来越有筹款的天分了。
这次募捐一定得精打细算,多省下一些钱,等到89年之后就可以多坚持几年。
“我们公司一分都不会出!我可以说,按照您的这个做法,一种新药都研发不出来。”
戴维斯在辉瑞公司工作二十多年了,第一次见到这么任性妄为的科学家。
大家都说科学家性格不太好,这点在沈光林身上并没有体现。
他这个人的性格很好,也很听“劝”。
自己就不该“劝”他,劝的结果就是他放弃了一个正常项目组该走的道路。
“是嘛,你们不出没关系呀,有强生啊,有洁利康啊,有葛兰素啊。你最好别祈祷我失败,因为,我不做了,这个项目其他人也做不下去。”
沈光林一点都不怕,说的轻松而又斩钉截铁。
“why?这不可能,白血病是时代热点,你难道没想过科研竞争吗?”戴维斯知道按照沈光林的做法,一旦这个化合物失败了,他是可以再启用一个化合物,再失败了再尝试。
最后全部都失败了还可以再重新合成,只是那样反而更慢。
沈光林却不以为意,“科研竞争?以前,我以为在科研界科研竞争会很激烈呢,自从我来了,就没有碰到过科研竞争,以至于面对新成功,我编故事都不好编。”
“什么意思?”
“你总是说正常的制药流程,那我问你,按照正常的制药流程,如果辉瑞公司自己研发白血病治疗药,到动物实验的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戴维斯想了又想,“三年吧。”
“那不得了,我这才三个月,就能做成这样了,你说,谁会来跟我做竞争?”
这就是沈光林的底气所在。
“沈教授,我是非常佩服您在前面做的开创性的工作,可是,后面的工作您也应该按照正常的流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