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都怪村里人,当初马志远因为吃不准养鱼到底怎么样,没有敢签订长期承包合同,毕竟一年一万多块钱的承包费,那可不是小数目。
再有,马志远因为人手不够,就雇佣了一些村民帮忙,技术没有严格保密,都被人家学走了,这能怨谁?
1994年春节之后,马志远注册了一家公司,名为“鹏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名字大的吓人,注册资金100万元。
而股东也只有他和唐颖两个人,马志远占股95%,唐颖占股5%,名为国际贸易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夫妻店。
而且,唐颖只是挂名股东,并不参与公司管理,公司还是马志远一个人打理。
公司成立之后,马志远招了一个财务和两名业务经理,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那时候,注册公司的人还不是很多,就连两名业务经理拿出名片,名片上面的职务是业务经理几个字,都是倍有面子。
马志远到底是大学生,在见识方面,可不是其它几个同学可以相提并论的,加上他一有时间就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一出手,立马就体现出他的不平凡了。
首先,他购买了一辆奥迪轿车,然后买了一个大哥大,一身皮尔卡丹西服,一个鳄鱼皮公文包。
就这个几样东西,就花掉50万,然后又租了一间上下两层的临街门面房,一楼经营,二楼办公。
当时省城有一家大型啤酒厂,生产的啤酒销售不畅,正在为工厂的效益不佳而发愁。
马志远开始动脑筋了,他注册了一个商标,名为“牛啤”,他打算找厂里洽谈,要厂家帮他代工生产啤酒,他出品牌。
他设定的啤酒有两款,一款是捆扎型的,一扎10瓶。一款是箱装的,一箱12瓶。
当时,啤酒瓶3毛钱一个,瓶盖5分钱一个,里面装的啤酒6毛,加上商标、捆扎等等,成本块一瓶,加上运费,大约块一瓶,一扎12.5元。
而箱装啤酒,加上包装,成本15元一箱。
马志远计划将这两种啤酒分别定价为16.9元和19.9元。
记得那天,马志远开着崭新的奥迪轿车,带着鳄鱼皮公文包,身着皮尔卡丹西服,那派头真的是无可挑剔。
当天,马志远还特意让唐颖请了一天假,陪同他一起过去,找厂家洽谈,说什么唐颖过去可以加分,唐颖当然支持他。
就这派头,在当时来说,还很少人做得到,啤酒厂的门卫简单的询问两句,就放行了。
找到啤酒厂供销科科长,把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这个供销科科长哪里敢随便做决定,于是,顺理成章的见到了啤酒厂厂长。
马志远给的条件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一年销售300万瓶啤酒,他出品牌,厂家负责生产,他做全球总代理,利润给厂家2毛钱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