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系也利用这些订单,逼迫太空军作出让步,在柯伊伯带外围,顺利执行林枫的第四项面壁计划,十二支游离军工舰队各自组成独立的舰队世界,存在于柯伊伯带外围。
又过去了十二年的时间,巨大的环状电磁环陆陆续续建成,配合上宏电子储能技术,把一艘飞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七十不成问题。
磁环通过激光校对,在太空中保持一条直线,从水星轨道附近绵延到海王星轨道附近,巨大的距离可以让加速度缩减到一个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里。
磁轨再配合上飞船携带的反物质燃料,不考虑后续的减速与飞船防护性,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问题也不大。
在巨型磁轨道完工后,尼根向泰勒系核心成员提出了计划执行的要求。
因为这是林枫冬眠前的命令,泰勒系同意尼根的殖民计划,设计了三型殖民飞船,由尼根自我复制后的电子人类作为驾驶员。
三型殖民飞船仍然是核聚变飞船,并没有采用反物质作为燃料,尽管反物质很好,但尼根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依照尼根的要求,飞船会通过巨型磁轨道,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
三型殖民飞船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个手电筒,样子很丑,但这是为了保证殖民飞船在亚光速航行状态下安全而设计。
飞船船首的凹坑,是一处聚集等离子体的地方,飞船亚光速航行时,面对的那些高能粒子、高能辐射,都会被这层等离子体所吸收,而等离子体受飞船强电场的约束,使等离子体不会伤害到船体。
受等离子体的影响,无论是高能粒子,还是高能辐射,它们都会因为等离子体而产生电性,有电性便可以受电场力的偏转。
至于高能中子,虽然等离子体不能使它带电,但等离子体中的游离质子,可以捕获掉不少中子,从而完成对中子流的削减。
因为等离子体是凹坑式的约束,等离子体中的部分粒子必然从凹坑口逃逸,这样一来还顺带完成了反向喷射的工作。
尼根的电子人类所去往的是距离太阳系光年的罗斯154星,同时那颗星球,也是距离巴纳德星最近的恒星系统。
包括减速计算在内,乐观估计,尼根的这次殖民,将会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他会后来居上其他人类世界早先发射,但还未到达目的地的殖民船。
此后的五十年里,电子人类大量的投入到太空工程中,人类迎来了新一轮的工业进步,这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电子人类的有别于人类的特异性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人类建造太空设施的进度比过去快了三分之二。
随着反物质产量的继续扩增,曾经虚拟太空演习里的东西,陆陆续续变成了现实,可以让飞船加速到70%光速的反物质引擎,可以达到近光速的反物质炮弹,可以炸掉天体的反物质炸弹,利用反物质实现的高功率伽马射线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