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135年的2月,杨树人还在等待着白蚁号返航的消息。在比邻星号的工厂区里,林庆杰和他的手下们在老船长的老战友杜杨威的招待下非常愉快的度过了1个半月的飞船生活。
终于在1个半月后,屿嵊机械的设备造好了,原本是要通过飞船的主龙骨内的货车运输的,但是杜杨威提出了建议,建议是这样说的,由于该设备安装在母舰后部的船坞内,按原计划从龙骨运输到船坞很不方便,所以建议由太空船从母舰外部运输,安全又快捷。
建议很快就通过了,林庆杰和他的手下装扮成安装的工人,混上了运输船,而老船长则是带上燃料驾驶着一个装卸机器人,跟着运输船飞出了货仓,由于设备是舱外安置的,别人都以为老船长是在固定货物。运输船从龙骨头部飞出母舰后,老船长驾驶着装卸机器人与运输船脱离了,他向登陆舱驶去。找到登陆舱后,他装上燃料箱,开着登陆舱返回了白蚁号,白蚁号脱离了比邻星号的轨道,老船长向杨树人发送了返航的消息。地面上的杨树人收到消息后,长出了一口气,他找到维金斯,要求后者在三个月内组队完成,准备用和林庆杰同样的方式去比邻星号。
林庆杰和队员们跟随着运输船飞到了母舰的后部,对于他们来说,新的挑战又开始了。
首先他们要不被别人察觉的情况下留在船坞内,而且最难的是同时要带上许多设备,那是控制引力发动机的设备,那是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他们需要找到一条通往引力发动机的路,这无疑是一次地心探险。最后他们要在引力发动机旁工作,他们需要启动许多废弃的设备,比如为了不被中央控制室发觉,他们必须自己发电,制氧,这就需要他们去最初建造引力发动机时工人遗留下的营地,那里有他们想要的一切。
由于都是机器人负责维修,所以通往引力发动机的通道好多都废弃了,唯一通往那里的电梯入口在母舰后部的第二中央控制室,那里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林庆杰不可能大摇大摆的从那里进入电梯。林庆杰决定先在主生活区住下,然后派人寻找去引力发动机的路线。比邻星号上有四个主生活区,他们都已经开始试运营,只是里面还没有多少人居住,他们准备前往的主生活区有50多平方公里,整个生活区几乎都在行星岩体的内部,也有不少的部分暴露在外,厚实的特种玻璃阻隔着外太空的射线,玻璃下方到地面有200米的空间,巨大的玻璃层覆盖了5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地面上多是些观赏性的建筑和人造风景,地下200米之内都是主生活区的住宅、商场和体育场。
不过首先他要找到去主生活的道路,对于第一次来到这艘巨型飞船上的人来说,找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林庆杰,他不能去问路,也没有飞船上发的相关设备。
由于有老船长的朋友给的权限很高的积分卡,所以林庆杰可以打开任何的舱门,稳妥起见,他先把队友安置在了船坞里的一个休息室,就像旅馆,那里有许多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