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作者:电脑修得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尽管这群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对于政客而言只是一个备选方案而已。

对于美国总统而言,既要抢下第一,又不能让大众知道美国当前的技术制造的航天器还不成熟。

但如果先告诉媒体这是正规发射再发射的话,面对着极高的失败率,显然不适合向大众公布。

美国一直在观察苏联,又希望等到技术能成熟,又希望能在苏联之前发射。

于是当局做了两手打算,先秘密使用不成熟的技术送一些人上天,再继续研究成熟的技术。

如果短期内情报方面显示苏联要发射载人卫星,就直接宣布这批人的存在,美国已经拿到了第一。

不然就一直等到技术成熟再发射正规的载人飞船,并将第一批冒险的人尘封于史册。

可惜最终还是让苏联提前先官宣了。

本以为双方为了抢先,都在不能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实验。

可是苏联方面的进展却大大被美国当局低估了。

最终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抢下了这个第一。

早在1961年3月美国当局知道了,苏联的进度后十分不安,而此时此刻美国方面的技术储备又落后了,

更要命的是,这时候距离成熟的返回技术完工还有至少一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的硬盘是一个技术难点。

在返回系统没有完成以前,连偷偷派人上天的水星计划都不得不提前,当时受限于硬盘技术,该计划不得不采取“半自动的方式”。

不到一个月后,最终在几次失败后,白龙靠着运气以及过硬的控制技术成为了第一活着上天空的人。

但这件事不方便公开,因为后来相对于苏联,水星计划显得太狼狈。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美的载人航天。

尤里加加林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并体面返回。

而水星计划,不但失败与爆炸了多次,而且也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飞行高度,当局在反复思考后作出决定,不公开这个失败的计划。

而是使用了另一招瞒天过海。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100km的空域。

只能到这种地方的飞船表面速度和动力都不足,这种状态是不能绕地球飞行的,只能短暂停留。

严格说,亚轨道是不属于,航天范围的,而属于飞机的极限。

于是美国当局不得不马上在几天后,安排了一次亚轨道飞行。这件事有争议因为亚轨道不算太空。

只能是说用飞船做了飞机该做的事情,勉强挽回面子,这和苏联的水平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