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见状,也不好对这些老弱妇孺动手,就安排送回陈国。
主要是麾下屯田兵里,也有不少的单身汉,正好可以凑对一下。当然,优先还是军中士卒。
见陈王发老婆,这不士卒的士气当场爆发出来。
第二天再次发动进攻,又啃下贼人数千,这样一天天过去,贼人损失数万人。
解救出来近三万被裹挟的百姓,其中还有好几个小豪族的族人。有颍川的,也有陈留的,一个个对贼人是血海深仇,纷纷要求加入军队,于是陈王的队伍扩充到三万。
贼人就这样一路退,一路裹挟,一路攻城,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难打。
陈王从宁陵开始,追着贼人过了梁国,进入济阴郡,然后跟着到了山阳郡。
“决战的时候也在那个时候,陈王联系山阳太守,任城王刘佗,济阴太守联军十万发动总攻,在巨野附近大败贼军,贼人只有十余万继续向北溃逃……只是任城王和山阳的郡兵,都在进攻的时候被敌军所败,加上陈王粮草补给不足,不得不遗憾退兵。”信使回道。
三十万的贼人,只剩下十余万遁逃,剩下的基本都已经被消灭或俘虏。
而陈王起兵,当时只有五千战兵,能做到这个程度,不算大捷算什么?
若非粮草不足,只怕还能进一步进攻,到时候说不得直接就将敌军本部击败了。
刘宏以及文武百官听着信使侃侃而谈,脸色却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将敌军击退,这算什么大捷,除非把赵慈的脑袋砍下,那才算大捷。
当初贼人从南阳溃逃,到了颍川逐渐发展壮大,到己吾的时候都已经三十万。
现在十几万残余,就算路上再逃走个几万,只要有两三千,他们还能逐渐发展起来,这没意思!
只能说,陈王这一下,至少保证陈国梁国,还有济阴山阳任城五个郡国的安全。
可后续贼人组建队伍,再杀回来,那一切难说。
有些臣子,却敏锐发现一点,就是敌军和官兵交战的同时,依然一边推进,一边攻城,一边劫掠地方,也就是说对方根本不害怕官兵的攻打。
这大捷估计水分很大,对方明显是,故意把累赘,借着战斗丢下,来减轻行军的负担。
问题在于,总不能打击陈王的积极性对吧?
颍川陈留两郡,都没有拿贼人怎么样,陈王做到了,就冲着这个,那就得奖励。
否则的话,以后谁还愿意尽心尽力,为朝廷杀贼呢?
“贼人如今到哪里了?”刘宏现在就头痛,要奖赏,不奖赏各州郡不积极讨贼。
问题陈王情况特殊,这场仗根本是贼人送给陈王的大捷,算不算数难说。
就说他一个郡王,没有诏令跑了好几个郡,这问题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