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奉高游记下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地方的两倍,这简直离谱!”

“泰山群山环绕,若非粮食增产,否则也不会有多余的田地来种植蔬菜,豢养牲畜。”梁习当然知道这点。往常各地的蔬菜,基本都是在田边屋角重点调剂一下。

能专门选择用田地来种菜,只能说种菜获得的收益比粮食还要高,才会那么做。也间接说明,泰山郡的粮价,已经平稳了一两年,百姓对官府有信心。

话说当头,两人正好路过常平仓这边。

眼看入夏,还没到秋收的时候,有一批粮食就被运出来,拿去发售。

看着大量的粮食从仓库里面运出,然后装入板车运送出去,两人有些好奇,问了问赶车的士卒,这是哪家粮行的仓库。

真就好奇,那么大的储量,那应该是大商家。

就算是大商家,粮库大多也是在城外,毕竟城内的话,那么大的地方用来当粮库,太浪费。

“哈哈,这里是粮仓没错,不过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商人,这是奉高的常平仓。”赶车的士卒闻言,顿时大笑着解释道。

“常平仓?”两人闻言,居然对这常平仓有些陌生,毕竟这玩意已经废了近两百年。

“听说前汉的时候也设立过,灾荒之年用存粮赈灾,丰收之年收购粮食平抑粮价。就大汉这几年来说,各地如果有这个,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灾民,这才是常平仓存在的意义。结果大汉却因为官员利用常平仓强买强卖粮食,与商人勾结以陈换新等原因,把常平仓废了,你说傻不傻?”士卒调侃道。

的确很傻,本来是吏治的问题,结果归咎到常平仓存在的意义上。

反而就是因为没有常平仓,各地的粮价完全被豪强把控,他们要高就高,要低就低……所以美联储算什么,他们的手段在两汉都给华夏玩烂了!

两人当然清楚这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的确,如果大汉各地有常平仓的话,那么就算黄巾造反,也不可能一下子聚众数百万。

再顺便把水利修缮一下,粮食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百姓安定下来,那么税赋就能提升上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各地官员,也不会借口地方不宁,不把赋税交上去。

赋税足够,那么军备肯定多,尤其是大汉皇帝的内帑就不会少。内帑不缺,那么陛下就不会卖官。好的官员会更好的治理地方,地方会变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初到底是谁提议,把常平仓废掉的?两人没有这部分的学识,但不介意稍微后去查阅一下。

只是转念一想,就算知道又如何,难道还能上书,让朝廷再重开常平仓?

恍惚着,又给带去看了看奉高医院和泰山书院。

奉高医院据说是由太平教客卿长老王玄甫主持开设,第一批入驻的,都是泰山这边德高望重的医匠,还有太平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