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人笑了笑,心里诧异对方居然没有去海交会的主会场。
主会场设在船队的旗舰上,是一艘排水量8000多吨的“豪华”邮轮,场地足够大。
而且里面设有很多展位,也是今天最热闹的地方。
“那要看具体是什么东西,能打开让我们看看吗?”
“当然可以。”
陈东说完便依次拉开了三个行李包,将里面的各种商品一股脑的全倒在了甲板上。
小渔船的甲板一早就被清洗过了,非常干净,倒也不用担心会弄脏商品。
随着陈东的动作,人群先是发出一阵惊呼声,紧接着大家不约而同地伸长了脖子,似乎在搜寻着各自需要的东西。
“暂时就这些了,甲板空间小,大家最好排队过来挑选。”陈东建议道。
中年人把陈东的话翻译了一遍,然后便让人群排好队,接着他第一个跳上小渔船的甲板。
站稳后,中年人迅速扫了一眼甲板上的小商品,不禁大失所望。
虽然里面有不少很实用的物品,但唯独缺少了粮食、盐、糖和香烟之类的紧俏货。
接下来的交易过程很顺利,陈东故意压低了商品售价,几乎没赚到什么钱,但他也因此获得了“岛民”们的一致好感。
离开之前,中年人和陈东约定了下一次的交易时间,并且暗示陈东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热门商品的供应。
陈东没有贸然答应,而是含糊其词地表示会慎重考虑。
因为按照计划,他准备在南迁船队启航前的最后一天,再突击大规模出货,这样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而在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和“浮岛”上的各路人马打好关系,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陈东的足迹几乎遍布整座“浮岛”,他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没有哪一个华国人比他更熟悉这里。
除此之外,陈东同时还做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分批从市场上采购了总共三十吨的大米和面粉。
幸亏家里本身就是做粮油生意的,早就申请了《食品流通许可证》,这才顺利完成了任务。
三十吨的粮食,几乎掏空了陈东的所有积蓄,其中两万还是借的短期高利贷。
……
时间缓缓来到了1月12日,再过三天就是南迁船队离开的日子,陈东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他通过周叔的关系租了一艘小型货轮,然后让船长把货轮停靠在了“浮岛”上的一处码头。
在打发走了所有船员后,他总共花了两天时间,把30吨的大米和面粉全部转移到了货轮上。
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陈东打算去拜访“浮岛”上的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