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最强战机出世

作者:阿勇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就是这里……”

大家顺着这位工程师的指挥棒看过去。

这款战机的进气口很特别,不仔细观察,还真的很难被发现。

进气口位于机身下方靠近机翼前缘的位置,采用了扁平矩阵式设计,几乎与机翼融合为一体。

因为藏在机翼下方,从正面和侧面都很难观察到进气口。

进气道在机身内部向机身侧弯折与位于机身后的发动机相连接。

“这样的设计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更符合乘波体的造形设计。”

“进气口和进气道都采用固定结构,不仅能够降低重量,也避免增加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

王东一边讲解,一边用指挥棒进行现场描述。

像这样的设计,让大家都是耳目一新,感觉很高级的样子。

大家来到机身的尾部。

在这里,大家才真正的意识到这款战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喷嘴的外形也是采用矩形锯齿设计,位于外倾的垂直控制面的中间处。

“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红外线讯号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雷达波的反射面积。”

像这样的喷嘴设计,也很特别,一般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上。

制造飞机的主体支撑材料全部采用了钛合金+金碳元素。

机身机翼外壳则是采用了玄武研究院最新出产的碳钎维材料。

这么一来整机质量大大减少,从之前的11吨重量降至九吨,比起苏27,相差了整整一半的重量。

这样的制造材料,之前是没有的。

碳纤维材料基本都被岛国和北美垄断,这种材料也是最近才研发出来的。

主要还是制造工艺的问题,所以稍微晚了一点。

有了这样的材料作为支撑,该款战机的航程将会大大增加。

它的作战半径,现在初步估计就是1500公里,具体情况还需要试飞多次后才能确定。

设计之初,这款战机就有着1.2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最高马赫攻击速度。

现在换了材料,试飞后不知道能达到多少。

以后的民航客机,如若大量采用这种碳纤维材料,机身的整体重量都会大大减轻,载油量会大增。

这款战机的最大特点,还并不是隐身和机动性。

它装载的自适应电磁波被动接收雷达,可是战场最大杀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飞行器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因为发动机的因素,它还会比一般的物体更加强烈。

自适应电磁波被动接收雷达可以在空中接收一切电磁波,然后根据电磁波的强弱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