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最强太阳能

作者:阿勇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源于生物的电池时,采取的方法是提取细菌光合用途所用的天然色素,但这种方法成本高且过程复杂,要用到有毒溶剂,且可能导致色素降解。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将色素留在细菌中。

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改造大肠杆菌,生成了大量叶绿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等等。

这些蛋白类通过特定的环境下会分解成叶绿素,褐藻色素,番茄红素等等。

这些东西吸收光线并转化为能量来说特别有效。

研究人员为细菌涂上了一种可以充当半导体的矿物质,然后将这种混合物涂在玻璃表面。

他们采用涂膜玻璃作为电池阳极,生成的电流密度达毫安/平方厘米,而该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实现的电流密度仅为毫安/平方厘米。

换算成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差不多390瓦,如果再加上单晶硅转化后的电能,就很有可能达到600瓦。

普通商用1000瓦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池效率约为13-22%,一平方米的功率也就是瓦,一小时的功率也就是--千瓦时(度)。

按照每天平均十小时日照计算,一平方米产生的最大电能差不多可以达到6000瓦,即6度电。

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当下这个年代的太阳能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就产生2度电。

三倍的数据差,完全就可以大面积的推广,甚至是自营发电机厂。

杜囯盈想自主建设发电机厂,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讲究环保的欧盟完全有可行性。

这种材料打造的这种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比之前记录的任何类似装置都要强,而且无论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都同样有效。

等以后智能手机开发出来后,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永不充电的生物智能手机。

此外,这种源于生物的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采矿、深海勘探以及其他低光环境等领域。

等几年后,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突破到一个新阶段,完全有可能实现全面自主生产。

这就能让这些设备的价格大大降低。

至于为什么没有达到系统说明的75%的转化效率,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玻璃面板不达标,系统所要求的太阳能面板玻璃至少需要95%的透光率。

这要求已经超过了普通望远镜的镜片水准。

目前,这种类型的玻璃国内很难大规模生产。

透光率如果不高的话,光线就容易发生折射,损失了一部分光辐射能量。

这对太阳能面板的转化效率影响特别大。

另外,就是硅晶体的纯度,半导体的材质,都未能达到系统介绍的要求。

毕竟,这是一个世纪后的高新技术,以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