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甩包袱

作者:阿勇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钢厂也差不多如此,只不过附带了两个品质很差的小铁矿。

炼钢厂设备还是用着60年代的捷克生产的老炼钢炉,生产不锈钢需要更新一些设备。

现如今这个时期的铁矿和煤矿都是很廉价的,一般人很少打主意。

姜余准备请一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整合这几个厂矿,他打算自产自销,全部内部消化。

制衣厂的情况与制冷压缩机厂的情况很相似,基本上没几个人了。

他有打算更换一些先进的设备,然后把之前的职工请回来继续生产,只要不亏本就行。

其实大多数的职工,都愿意回来继续做事,就算是工资比沿海城市低了那么一些,也无所谓。

在自己老家做事,各方面都方便些,不受欺负,不受白眼,又可以照顾家庭,何乐而不为。

两个食品加工厂,一个是生产水果罐头为主,一个是生产加上特产腌制罐头为主。

他打算把两家的品牌合而为一,为以后的宣传和推广打下基础。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五星”食品公司。

这两家的罐头,口感都还不错,姜余打算让他们更改工艺,添加更多的品种,更换更加时尚美观的包装盒。

他上次得到的未来“五星”罐头,那种包装盒就非常不错。

就算是在欧美贩卖,也不可能被当做低端货。

他现在就是想在那个罐头盒基础上,再挖掘一些相类似的外壳,形成一个专利壁垒。

以后的年代,就是颜值的时代,外包装品相不好,对顾客来说,确实有些难以下手。

他还画出了几个简易的包装图案,以供他们参考。

无非就是几个简易的有色玻璃瓶子外面加一些简约形状的不锈钢外壳和盖子。

改装后的模样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是品味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瓶子可以当杯子或者茶壶用了。

实用性多了不少,相信很多家庭主妇或者比较时尚的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的包装。

不锈钢本来就是自家的产业,成本并没多出多少,售价却提高了一半。

姜余还准备为这两家食品加工厂增添一些先进的消毒和检验设备,确保这两家生产出来的食品,更安全,更卫生。

造酒厂是华城的一个历史悠久,比较老牌的生产厂家,名叫长乐烧酒业公司。

当然,这是改制之后的名字了。

它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都是一些本地人,中低端收入者。

因为长久以来的营销策略,要想改变,确实很难。

姜余的建议是增添多种不同酒精浓度的品种,主打小罐装。

就是用小玻璃瓶或者不锈钢酒壶打造出特色,往怀旧和时尚方面多下下功夫,并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