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虽说有高建武和泉盖苏文两大助力。
(主要是高建武劝降,泉盖苏文至今还在囚车里呢!这货确实有些风骨~宁死不投降!尤其是知道自己老爹被马一屁股拱死以后!)
攻城拔寨倒是轻松了不少!可是俘虏押送太难啊,山路难行,走过一城便要留下几千的兵马维持治安,更要从世家或者寒门挑选一些人才充当令使!
毕竟高句丽是要被征服的,不是打完就走的!民生、治安、民心……这些都要考虑的!
而且李二这边大臣带的不少,李二又是一个善于听从民意的帝王,每到一地,选取官员必定要甄选一番!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押送俘虏和甄选官员,大大拖累了攻城的速度!
最后弄的李二不得不调遣一批工匠来~用押送的人员充当监督队伍,先把路修一修,至少能走过四轮马车!
所有俘虏全部坐着马车以减少押运俘虏的时间!
而程鸿这边就没有那么些顾虑了~所有官员暂时由程家亲兵暂代,或五人,或七人,有事不决几人商量,投票解决!
若是在有事不决便快马送到程鸿这里,由程鸿判断!
而程鸿交给了他们一个铁律:趁乱打劫者~斩!
叉叉叉叉者~斩(点爹不让说,不打了,怕关小黑屋)
为匪者~斩!
作乱复辟者~斩!
而且这高句丽民心未稳,一定要安抚好!让他们不停地做工!做工就有粮食,不做工饿着!
极力鼓动高句丽人去大唐做工,去大唐做工者~工资翻倍!
极力鼓动地主乡绅迁入大唐!若是迁入大唐,便可给大唐的土地和户籍~当然作为交换,高句丽这边的土地你就卖给大唐吧!
这一套下来,程鸿等于把这边的压力,转移到了大唐内部,主要是江南东道地区!
因为那里现在做工的不好雇啊!跑船要用人,码头要用人,甘蔗田要用人,盐场要用人……
而江南东道的官员对于接收流民这一套已经相当熟悉了!上户籍,安排工作,安排住处……
熟练的一只手端着茶杯就能把事儿办了!不就是高句丽迁来的民众嘛!当流民接收就是了!
在怎么说,你还能有山越族难接收啊!山越族现在你看看,都会打麻将了!除了唐话有些生硬,着急时候还能蹦出一串儿山越话来,基本上和大唐人没什么两样了!
而且若是碰到胡人,便会挺胸抬头自豪的说:“我是唐人!山越族!”
高句丽?不出三年,就让你变成唐人~高句丽族。
而且程鸿这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粮草押运容易!
程鸿每到一处,必定在海边先建一个码头,然后是拆城墙,建灯塔!
而从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