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称谢道:“承盛意接引吾师。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师父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师父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行者。行者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哈哈哈……”众人齐声相和。
不一时稳稳当当的过了凌云仙渡。三藏才转身,轻轻的跳上彼岸。有诗为证,诗曰: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四众上岸回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行者方说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转身,反谢了三个徒弟,行者道:“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师父,你看这面前花草松篁,鸾凤鹤鹿之胜境,比那妖邪显化之处,孰美孰恶?何善何凶?”三藏顿悟,称谢不已。悟空果然悟空。
身轻体快,步上灵山,师徒们逍逍遥遥,直至雷音寺山门之外。守门金刚见唐僧等人来,立刻急报大雄宝殿如来尊上。释迦摩尼佛大喜,即召聚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
“圣僧入殿!”(此处当有背景音乐)
当年奋志奉钦差,领牒辞王出玉台。清晓登山迎雾露,黄昏枕石卧云霾。挑禅远步三千水,飞锡长行万里崖。念念在心求正果,今朝始得见如来。
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释迦摩尼高兴,与众佛陀开口论讲取经因由。而后令阿难迦叶引唐僧师徒去取三藏真经。只是,接经的时候阿难迦叶要求唐僧给些钱财,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金银。”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这玄奘千辛万苦来到灵山取经,何以阿难迦叶去似那市侩凡人一般索要钱财?却是有些因由。有道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轻传难视珍贵处,空取易弃沟塘陈,众生白白得超度,饿死佛爷谁写经。取经也要按照基本法,不能胡来,要符合经济学原理才行,稿费版权费懂不懂。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三藏经文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释迦摩尼嫌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是以两位尊者才有此番要钱行为。不过,孙悟空是什么人?!道上混的,他哪会愿意给阿难迦叶钱,闹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