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他以前上过当,曾经专程来喝过,但实在咽不下去,倒是搭配的焦圈吃着不错,那天徐拙光吃胶圈了。
他拒绝了之后,季明宇反倒是来劲了:“那要不咱们去吃炒肝儿或者卤煮火烧?要么吃茶面也行。”
炒肝儿是把卤好的猪大肠中加入一些猪肝,然后再调入大量的淀粉,使得卤汤变成粘稠润滑的胶质状态。
卤煮火烧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炸豆腐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颇受人们的喜爱。
茶面是用黄米面或者小米面熬制的一种比较粘稠的糊状物,表面淋上一层芝麻酱。
这三样都是京城有名的小吃,不过徐拙对这些没多大兴趣。
他本想喝点豆浆吃两根油条算了,但是季明宇却不依不饶,非要请徐拙吃最地道的京城早餐不可。
不得已之下,徐拙选择了炒肝儿。
之所以选这个,主要是一般的炒肝儿店卖的包子都很不错,徐拙打算好好尝尝,顺便看看人家是咋做的,回省城后也练习练习。
至于卤煮火烧,这玩意儿口味儿太重,徐拙实在是没有胃口。
这会儿算是京城的早高峰,六环内几乎没有不堵车的路段,所以季明宇很机智的选择和徐拙坐地铁去。
不过到了地铁站,当徐拙看到那熙熙攘攘挤不动的人群的时候,突然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总觉得京城这边的生活节奏比省城快,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的,有的人手中拿着煎饼等小吃边吃边赶路,有的人甚至早饭都顾不上吃。
挤在这些人群中,徐拙有些庆幸。
幸好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脑子一热来北漂,不然自己应该也会跟他们一样,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工作和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在通勤。
不过一想到过两年要把在这边开店,徐拙又生出了些许豪情。
在京城这种地方,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到时候只要店里的菜品味道好,就完全不用担心顾客。
而且这边包容性更强,顾客能接受的菜品风格也更多。
对于厨师来说,这是好事儿。
脚不沾地的在地铁中挤了好几站路之后,徐拙随着季明宇下车,出站后七拐八拐的来到了一家炒肝儿店。
门口自然在排队。
在京城的餐饮行业中,排队等位是正常现象,也是评价一家餐厅是否合格的标准。
季明宇笑着说道:“要是饭点儿的时候,哪家饭店门口没人排队等位,那我劝你甭在那吃,免得踩雷。”
等了差不多半小时,终于排到了。
一进门,徐拙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蒜香味儿,这味道不冲,反而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