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对鸡胗而言,又没那么费牙,肉质也更加细腻,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甚至不会让人觉得这是下水。
吃完了鱼肚之后,端上来一盘鮟鱇鱼生。
软软嫩嫩的鮟鱇鱼肉摆放在盘子里,看上去还在微微抖动,由此可见,这鮟鱇鱼是现杀的,甚至在切片装盘的时候,整条鱼还没死透。
随着鱼生上来的,还有日式酱油和芥末等鱼生蘸料。
徐拙用筷子挑起一点芥末放在鱼肉上,然后再把鱼片夹起来,在酱油中蘸一下送进嘴里。
芥末的辛辣和酱油的咸鲜,把原本就鲜嫩的鱼肉衬托得极为鲜甜。
加上鮟鱇鱼本身比较软,胶质多,所以吃起来口感非常绵密柔软,而芥末的辛辣和酱油的咸鲜,正好化解了鱼肉的油腻。
其实鮟鱇鱼更适合炖一下做火锅,因为这些胶质能够让鱼汤变得浓稠鲜香,不管涮菜还是喝汤,都极美。
鱼生很好吃,甚至超越了徐拙对生鱼片的认知。
就冲这么好吃的鱼肉,徐拙觉得自己也应该买几条鮟鱇鱼好好琢磨琢磨,假如可以的话,他甚至还想在店里上新一些鮟鱇鱼的菜品。
在国内,鮟鱇鱼的价格并不高,而且只有沿海地区的人食用。
假如能在店里上新的话,徐拙觉得利润应该是不小的。
不过鮟鱇鱼有个缺点,那就是无法养殖。
渔民用拖网在海底打捞,有时候多,有时候少,甚至有时候一条都遇不到,产量完全没法保证。
而且就算打到,也不保证是鲜活的。
假如四方食府上新这道食材的话,鲜活肯定是主打的卖点,甚至还要在大堂里弄一个大号的水族箱,让顾客自己挑选要吃的鱼。
但这些都还只是设想而已,具体行不行,还得看具体的情况。
比如原材料供应了,比如菜品的设计了,比如食客的接受程度了。
店面一大,顾虑就会增多,现在四方食府的经营,已经不是徐拙一个人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不管做什么,都要经过论证才行。
只有这样,四方食府这条大船才会行驶的更加平稳。
正在思索的时候,鮟鱇鱼肝端了上来。
鮟鱇鱼肝的做法非常古朴,应该就是用清酒和食盐稍稍腌制一下,然后就裹起来下锅蒸制。
这做法,跟鹅肝酱很相似,甚至连吃法也很相似。
这种方式做出来的鱼肝,在日料中一般会蘸着醋或者酱油食用,但徐拙这会儿却什么都没蘸,夹起一片就送进了嘴里。
徐拙始终相信一点,好的食材,是不需要用调料进行多余的搭配的。
另外,他这么尝试,也是为了看看鮟鱇鱼肝到底有多好吃,值不值得自己去做肝膏汤的实验。
鱼肝